李书吉,1955年6月生于代县,是古代史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民盟山西省文化委员会成员,同时也是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北朝研究中心常务主任。李书吉的研究领域包括魏晋南北朝史、晋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旅游文化。
教育背景
李书吉1956年出生于山西代县的一个小山村,名字寓意着通过广泛阅读获得好运。他在当地完成了初等教育,随后进入高凡中学和代县中学接受教育。尽管当时处于政治动荡时期,他仍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1976年,李书吉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被推荐至山西大学历史系深造。毕业后,他留在学校任教,并继续学习。1982年,李书吉不幸患上结核性脑膜炎,经过七个月的治疗后康复。此后,他继续深造,先后在山西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分别师从杜士铎和宁可两位著名史学家。
工作经历
李书吉的职业生涯始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教师。他曾担任历史系副主任,负责教学工作,并在四年后升任系主任。随着历史系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李书吉成为了首任院长。在他的领导下,学院设立了多个专业和学位点,包括专门史、旅游管理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硕士点,以及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博士点。李书吉本人也在这些学位点担任导师,并在2007年成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李书吉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参与编写、点评或主编了13部著作,并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他还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李书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省部级的认可,共获得三项奖项。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涵盖了魏晋南北朝史、晋文化研究、中国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个人生活
李书吉的成长经历深受家庭的影响。他的祖父曾是一位富家子弟,后来家境衰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种转变不仅塑造了他的性格,也为李书吉树立了榜样。李书吉在求学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坚持往返于学校和家中。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的妻子仍全力支持他的学业。李书吉对此表示感激,并决心以更大的成就回报家人的支持。
社会影响
他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山西省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旅游协会理事、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联系的高级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术界的知识库,也为山西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资料
【古代史_教授】李书吉.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4-09-06
关于山西省国学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负责人任职人选的公示.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09-06
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为构建“云冈学”建言献策.中国网.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