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印度伏翼

印度伏翼(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是蝙蝠科伏翼属的动物,其保护状况为无危(IUCN 3.1)。在四川省有新的记录。2023年5月21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在新区典型生境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记录到印度伏翼,这是深圳市的新记录。

形态特征

印度伏翼为中小型伏翼。耳端圆形,耳屏较宽。翼膜止于趾骨基部。具狭窄距缘膜。距细短,尾梢伸出股间膜之外。后是长体毛色较艳,上体褐色,额部纯赭色,下体浅褐色。体长40-43mm,前臂长33-37mm,体重6—7g。

分布范围

印度伏翼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于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等地。国外分布于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栖息环境

印度伏翼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田野以及家舍。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带内,多居在树洞内。

亚种

印度伏翼有两个已知的亚种

印度伏翼海南亚种(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 portensis),由J. Allen于1906年命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模式产地在海南。

印度伏翼北部湾亚种(学名:Pipistrellus coromandra tramatus),由Thomas于1928年命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省福建省云南省等地,模式产地在越南。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