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黄鞭笞巨嘴鸟(学名:Pteroglossus bailloni)又名橘黄山鹦、番红巨嘴鸟或番红,是一种属于Ramphastidae科的巨嘴鸟,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鸟科,喙极大,但重量较轻,嘴边缘有锯齿,嘴上有鲜艳色彩。羽毛的颜色也丰富多彩,黑色较多。嘴长则占去体长三分一。似嘴刀。嘴非常漂亮,上半部黄色,略呈淡绿色,下半部呈蔚蓝色,喙尖点缀着一点殷红。因失去栖息地,被列为近危物种。们也有出没不同的保护区,如伊塔蒂亚亚国家公园等。
形态特征
橘黄巨嘴鸟的尾巴较长,全长35-40厘米,全身呈橘黄色,背部及尾巴较深色,呈橄榄色,臀部及眼睛周围是红色的。瞳孔呈淡黄色,喙呈绿色,基底部份红色。
橘黄巨嘴鸟的嘴尽管很大,但是重量还不足30克。嘴骨构造很特别,它不是一个致密的实体,外面是一层簿壳,中间贯穿着极细纤维,多孔的海绵状组织,充满空气,因此,它丝毫感觉不到沉重的压力。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东部的大西洋森林、巴西东南部、智利、阿根廷东北部、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具群集性,喜栖于树梢带;亦为最喧闹的森林鸟,可发出隆隆巨响声、号角声与刺耳嗄声。其巢筑在高高的树洞内。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喉咙里,而不必经过那很长的大嘴,把时间花在“吞”的过程中。橘黄巨嘴鸟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也掠夺益鸟的巢穴,吃掉卵和早成雏。
生长繁殖
橘黄巨嘴鸟以树洞为巢。—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于未衬里的穴中,大约16天孵化;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至少须经3个星期才能睁眼,孵后约45天开始过自己的生活。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橘黄巨嘴鸟的保护措施包括本地调查和生态生物学研究,如栖息地现状调查、种群数量调查、繁殖生态调查、取食生态调查、种群生存力分析和行为学研究等。保护和挽救濒危野生雉类的方法主要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严格控制野生雉类的滥捕乱猎和市场交易,对当地居民进行素质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也是保护濒危雉类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资料
http://www.sunature.com/ziliao/list.asp?id=5989.www.sunature.com.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