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月至11月,在反动民团、警队、土匪以及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下,退守石塘双峰寨的仁化农民自卫军和当地群众共计7000余人,在中共仁化县委的领导下,共同抵抗敌人进攻长达8个月的保卫战。
1928年3月15日, 中共仁化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撤出华阳寨后,兵分两路,其中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第四营和第一营部分指战员镇守双峰寨,与敌人开展了震撼粤北的双峰寨保卫战。3月17日,国民党军三个营的兵力武装包围了双峰寨。7月初,敌人调来大口径火炮多门,向寨西南角连发300余枚炮弹,炸开寨墙一个大洞后,继续开炮掩护云梯队向双峰寨攀登,均被守寨指战员击退。至10月中旬,围攻双峰寨7个多月的敌军,面对高大坚固的寨墙无计可施,只得增派张国柱团两个营,由吕部副师长蒙志指挥围攻石塘寨。11月1日,国民党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派遣飞机一架,飞抵石塘上空,侦察目标,散发反动传单。国民党千方百计破寨,多次用大炮轰击都不能攻破。挖塘断水、火烧寨墙亦不得逞,又用飞机多次轰炸,炸毁寨墙一角。寨内700多军民在营长李载基的领导和指挥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坚持8个月之久,但因伤亡惨重,弹尽粮绝,于11月11日深夜组织三路突围,只有一路突围成功。
双峰寨保卫战毙敌100多人,守寨军民牺牲400多人。双峰保卫战在中国农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中共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双峰寨保卫战旧址所在的双峰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月,双峰寨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名录。
背景
大革命时期,双峰寨是石塘乡农会的办公地点,是农民运动的红色战斗堡垒。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起义军余部转战粤北来到仁化,发动农民闹革命,点燃了“仁化暴动”的烈火,后留下了十名军事骨干并赠送了枪支弹药,协助当地农民运动。随着国民党四一二、四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中国革命处于失败的危险境地,广东的国民党对共产党及革命群众开展血腥镇压。
战役地理
双峰寨位于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又名石塘寨,与曲江县、乐昌县接壤。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竣工于清宣统二年(1910),筹金(白银)三万两。双峰寨呈长方形,青砖建筑,南北长73米,东西宽69.65米,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占地总面积9042平方米(包括护城濠)。有1个主楼和4个炮楼,其间有围墙相连,围墙高9米,厚1.3米,最厚处为1.7米;4个炮楼均为4层,高13米;主楼5层,高15.3米;围墙四面均建有瓦面顶的走廊,宽1.2米;主楼的下层称为半层,宽315米。主楼和4个炮楼共有55个炮眼。寨堡另设一个正门,共两重。
战役经过
1928年2月14日,豪绅地主谢梅生纠集岩头、坪岗、夏富、长江、城口的反动武装500余人分四路扑向董塘,妄图掐死诞生不久的董塘苏维埃政权。仁化县委率第八独立团分头迎敌,打退了敌人进攻。当天晚上,县委分析敌人反扑的军事态势,重新调整独立团4个营的驻防部署。16、17日,独立团分别击退地主反动武装的两次进攻。敌人连吃两次败仗后,国民党驻韶关范石生部派出一个团,与民团联合在一起向董塘进攻。独立团和赤卫队奋勇抗击,与敌相持四昼夜,敌伤亡数十人,我方伤亡百余人。21日,敌人再增兵一个团,董塘即将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仁化县委、县革委偕独立团团部一营、二营和赤卫队突围,退守安岗华阳寨。国民党两个团以及民团以炮火掩护,向华阳寨大举进犯。寨内军民700多人凭高墙厚壁,打退敌人多次进犯。
3月4日,范石生部炸毁华阳寨墙4丈余,县委、县革委指挥独立团指战员,边设置木栅、沙箩障碍物,边击退敌人多次冲锋。但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华阳寨军民坚守十余日后,决定弃寨突围,以保存有有生力量。独立团的指战员奉命乘夜挖洞,准备转移。3月12日,寨内军民乘夜弃寨转移,一部分上渐溪山打游击,一部分会合第四营退守石塘双峰赛。十余名老弱残者被捕,当场惨遭杀害。作为仁化暴动的"最后堡垒",双峰寨成为敌人集中进攻的目标。据守双峰寨的第四营指战员和石塘村群众700多人,把大批粮食、副食品、煤炭、硝药等物资运进寨内储存,还召开誓师大会,做了组织分工,为长期守寨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3月17日,国民党桂系第七师吕焕炎部两个营和第七军游击司令叶大森部一个营开到董塘,接替范石生部,迅速包围了双峰寨。此后多次派人向寨内喊话,威胁、引诱守寨军民投降,寨内军民不为所动。其间敌人炮击无果,又几次试图冲锋攻寨,均被击退。5月2日,吕、叶两部重新调整进攻部署,妄图隔断撕溪山游击农军和寨内农军的联系,阻断撕溪山农军对寨内军民的援助。敌人新的部署完成后,多次变换花招进攻,都遭到失败。5月下旬,吕部又想出一个"铁乌龟"进攻的办法,企图将"铁乌龟"推进到寨墙脚,爆破察墙。双峰寨军民居高临下抛出一块块巨石,把吕部的"铁乌龟"砸了个稀烂,打退了敌人的进攻。5月31日,叶部增派第二、三两个营到石塘村,专事石塘寨外警戒。6月上旬,敌人强迫各乡农民上山割草,集中堆放在寨墙西北角一线,企图用火烧化寨墙基,以达到破寨的目的。守寨军民自制成土火箭,对准草堆施放,引火烧掉草堆,又使敌人的火攻图谋破产。
7月初,敌人调来大口径火炮多门,向寨西南角连发300余枚炮弹,炸开寨墙一个大洞后,继续开炮掩护云梯队向双峰寨攀登,均被守寨指战员击退,毙敌10多人,获枪20余支。8月,守寨军民巧破吕部构造泥台攻击。9月中旬,中共广东省委遵照中央指示,恢复建立中共北江特委;省委委员欧日章奉命率第六独立团一部到澌溪山与第八独立团一部会合,共同支援双峰寨保卫战,并主持改选了中共仁化县委,蔡卓文任书记。
10月11日,经县委、县革委决定,黄梅林率精勇赤卫队员40多人,趁敌夜间换哨之机,潜入双峰寨,充实守寨力量;同时,多次把寨内部分武装车转移至附近大山中。后来,因一农妇被捕,供出秘密交通线路,被敌截击,致使双峰寨中断了与寨外的联系。至10月中旬,围攻双峰寨7个多月的敌军,面对高大坚固的寨墙无计可施,只得增派张国柱团两个营,由吕部副师长蒙志指挥围攻石塘寨。11月1日,国民党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派遣飞机一架,飞抵石塘上空,侦察目标,散发反动传单。11月3日,守寨军民遭受3架敌机轰炸,投炸弹4颗,均未爆炸。11月10日,敌机三架在吕部副师长蒙志指引下,再次轰炸双峰寨,投掷炸弹6颗,均未命中。
从3月到11月,守寨军民已坚守了近8个月,粉碎敌人庞大兵力和飞机大炮的无数次进攻,但察内也出现了严重困难。面对寨内水井干枯、盐油将尽、疫病流行、缺医少药、死伤严重的严峻形势,为保存革命力量,守寨军民决定突围。11月11日晚,黄梅林组织赤卫队分三路突围,受到吕部阻击,黄梅林等壮烈牺牲;黄兆基分队50多人突围成功,进入澌溪山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正当守寨军民组织突围之际,11月12日清晨,吕部攻占双峰寨正门边小屋,中午攻破大门。寨内军民200余人被捕,其中120多多人惨遭杀害,守寨军民400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双峰寨。
伤亡情况
双峰寨内700多名军民在农民自卫军营长李载基的领导和指挥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坚持8个月之久,共毙敌100多人,守寨军民牺牲400多人。
评价与影响
双峰保卫战在中国农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中共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它和广州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伟大演习,为全国各地农民武装夺取政权提供了实践经验,得到了中共"六大"和当时苏联方面的重视与肯定。
后世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1928年大革命时期石塘双峰寨保卫战牺牲的农军及群众而建此碑,在原石塘供销社附近曾建有一座纪念碑,1964年春之间拆迁新地重建。纪念碑是青砖构筑,水泥抹墙,高16米,由碑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组成。方形碑台四周筑围墙,高1.5米,占地面积743.56平方米,碑座等边3.8米,高1.4米。碑身四面隶书玄塑"大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增塑"仁化县石塘区一九二七、八 年"(即1927年、1928年),下塑"一九六四年四月重建"。该爱纪念碑保存完好。石塘大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6月被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双峰寨保卫战旧址所在的双峰寨于197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成功申报为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和韶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活动基地。2021年4月,双峰寨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名录。
参考资料
双峰寨保卫战旧址.韶关史志.2024-12-26
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搜狐历史.2024-12-26
真棒!我市双峰寨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名录.澎湃新闻.2024-12-27
【烽火粤北】仁化双峰寨保卫战旧址:视死如归感天地 百年老寨铸丰碑.澎湃新闻.2024-12-26
石塘镇.仁化县石塘镇人民政府.2024-12-27
双峰寨——双峰寨保卫战旧址.韶关市人民政府.2024-12-27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