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简称宜来高速公路,宜来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十二五"高速公路网规划"七纵五横三环"中"横五"阳新县至来凤高速的西段,其东段阳新至宜都段部分路段已建成通车,其余路段均已开工建设。宜来高速公路全长187.7公里,由宜昌段、鹤峰东段和宣鹤段组成,其中宜昌市境段约90公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段约90公里。
建设过程
2012年12月21日,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简称宜来高速公路)鹤峰县(容美)至宣恩县(当阳坪)段工程初测初勘外业通过专家验收。
2014年11月,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五峰段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公示阶段。该段高速公路建设里程94.32公里,总投资为136.5亿元。预计2015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全线通车。
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五峰段路线起点接宜张高速设置渔洋关镇互通,途经渔洋关北、上跨渔阳河和改建的陆渔一级公路,之后在茶店子附近上跨柴埠溪河,在黑林沟处设置柴埠溪停车区,在北岩坪设置柴埠溪互通,穿过马鞍桥后,在庙坪设置长乐坪镇服务区、在高家岭设置后河停车区、在吴家坪处设置湾潭服务区等,在周家湾附近与宜来高速鹤峰段相接。
线路控制点将把柴埠溪旅游区、长乐坪、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北风垭、湾潭镇、湾潭土家文化景区等串起来。
2021年10月,宣鹤段已建成通车,鹤峰东段和宜昌段正加紧施工。
2022年6月21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交投集团投资、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土建二标燕湾特大桥右幅边跨顺利合龙,为拉通标段架梁通道奠定基础。
2022年7月23日,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张坝冲大桥T梁架设完成。
开工建设
2017年9月27日上午10时18分,随着一阵清脆的鞭炮响声,礼花升空,由中铁大桥局六公司承建的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土建二标项目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容美镇庙湾村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该项目建设拉开了序幕。
据悉,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土建二标标段全长19.4km。标段内主要有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其中本标段内共有15座桥及1座互通式立交桥,合计桥梁长度左幅7907m,右幅8227m(含互通主线桥),占整个标段长度的41.6%。隧道2座,左幅6162m,右幅6190延米长,占整个标段长度的31.8%,桥隧占整个标段长度的73.4%。
为了快速有序推进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该项目部领导班子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积极与当地政府、周边百姓加强沟通,取得了政府及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充分发挥了大桥人“超越自我”的精神,实现了先期开工目标,为项目全面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意义
一是建成宜来高速公路有利于完善全省及整个武陵山区高速公路路网格局。宜来高速的建成标志着全省“横五线”的全线贯通,它将成为湖北省南部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从根本上扭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四县先西进再东出的高成本逆向流动局面,同时将成为武陵山区东南部连接鄂渝湘黔周边地区的交通大通道,宜来线的贯通还将成为缓解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宜恩段交通压力的重要辅助通道,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二是建成宜来高速公路有利于确保湖北省“十二五”交通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也能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内县县通高速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是建成宜来高速公路有利于加快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步伐。鄂西南五县是湖北省集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区域。打通该条通道,不仅可以解决鹤峰县、来凤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宣恩县、咸丰县等县交通出口快速通道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神农架林区、长江三峡等风景区与湖南省张家界市、湘西风景区连为一体,形成武陵区地区的大旅游格局。对振兴湖北旅游、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建成宜来高速公路有利于彻底解决鄂西南快速出口通道问题。宜张高速的建设将给我县东边的渔洋关镇等乡镇带来便利,但我县的大部分乡镇均分布在西边宜来高速公路附近,受地理条件限制,渔关以西现有公路坡陡、弯急、经过高山雪岭地段较多,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每年冬天,由于道路封冻时间较长,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宜来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彻底解决我县及鹤峰、宣恩、来凤县等县快速出口通道问题。
五是建成宜来高速公路有利于加快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五峰县是全省七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之一,境内的水能、生物、矿产、土地、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尽快修通宜来高速公路,有利促进五峰资源深度开发,将五峰建成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目标,对加快五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攻克武陵天险,盘旋高山峡谷——宜来高速:桥隧比高达78%的“天路”.今日头条·湖北日报数字传媒.2021-10-25
宜来高速鹤峰东段燕湾特大桥右幅边跨合龙.今日头条-湖北日报.2022-06-22
宜来高速鹤峰东段张坝冲大桥T梁架设完成.今日头条·湖北之声.2022-07-24
中铁大桥局六公司宜来高速项目破土动工.中华铁道网.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