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河口中学

河口中学位于陆河县河口镇,创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广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目前,学校共有165名教职员工,3300多名学生,设有49个讲授班,其中高中部20个讲授班,初中部29个讲授班,分别招收1100多名和2200名学生。学校注重教书育人,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办学历史

河口中学创办于一九五六年,原是一所规模较小的河口中学附设初中学校,建校初,这里杂草丛生,茔坟星布。首任校长钟呈铮和热心教育人士白手起家,苦心经营,奋力开拓,盖起了两室一舍的低矮瓦房。为创建河口中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九五六年秋季开始招生,五九年秋,首届河口中学毕业生113人完成学业,绝大部分上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小部分走向社会。文革初(一九六六年)增设高中班,为适应形势发展,按上级指示,一九八二年撤销普通高中,於八四年秋季举办职业高中。从此,河口中学遂由初创而发展成为规模频大的汕尾市重点职业高中附设初中班的一所完中。

办学规模

河口中学新校区目前校园面积65亩,上岗教职工近110人,1700多位学生,全校共28个教学班,班班有课室,人人有课桌。学生安心上课,教师锐意育人。世易时移,禅指四十多年,历任校长 (依次为:钟呈铮、陈辉、张自国、阮雪琴、彭永石、叶国文、彭怡潜、朱水林、谢荣寿、叶佐展)高瞻远瞩,深孚众厚,竞其余绪,带领全校教工披荆斩蔌。以无到有,从小到大,精心编织河口中学这个培养人才的摇篮。十一届之中全会后,尤其是朱水林校长上任以来,河口中学加快了建设步伐。近几年来,在上级党政悉心翔下,在社会各方贤达、各界友好、各届新老校友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已初具规模,有完整的教学大楼、实验楼、图书馆、师生食堂及综合运动场。一些社会人士步入中学校门时,都有一种同感:河口中学变化快,面貌焕然一新。

成绩荣誉

河口中学已过不惑之年,学子满天下。校友遍布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涌现了一批批党政领导、学者、专家、教授、企业家、劳动模范。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显著的贡献,为河口中学赢得了荣誉。河口中学自创办的那天起,就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决心育出既专又红的人才,并多次获省、市、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学校的小山头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和血花亭两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学校同时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文革十年间,学校建设虽步履维艰,老师动不动“挨斗”,但教学质量始终没有“挨斗”。教师上午挨斗,下午同样上好课。下午“挨整”,晚上一样挑灯备课。正因为有了“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这种共识,河口中学才有在历年中、高考中取得可喜成绩,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学校环境秀丽,校风优良教绩斐然,在上级主管教育部门与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下,部属中专“广州航务工程学校”于一九九六年秋在河口中学设立教学点,向汕尾市及邻县市招收新生42名;一九九九年秋又与惠州凌田教育学校联办一个教学班,为河口中学建校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九六年复办普通高中,高考录取本科5名,专科23名,是历年高考中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

诚然河口中学能获得今天显赫的声誉,离不开辛勤耕耘的园丁,离不开热心教育人士的支持,离不开首长们的关怀。现已离休的朱水林校长于一九九 O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现任副校长朱振环于九三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师,师长彭建伟获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耗资十多万元的图书馆,就是校友朱乃强、涂辉龙捐建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谢非先后两次莅校视察,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现任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原省教育厅长许任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装备部部长欧金谷等首长莅校视察,并对我校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

目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始终遵循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以“爱国、爱校、尊师、守纪、严教、勤学、求学、创新”的校训指导,坚持“三抓三提高”。抓班子提高领导班子政治理论与管理水平,建设良好校风;抓学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与学习认识,建设学风;抓教师,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专科知识建设教风,为赶上时代建设发展步伐,结合国家“二十五计划”的宏伟蓝图,学校正视现实存在问题,狠下决心,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齐抓共管、多方筹资、搞好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按河口中学远景规划示意图“建校办校。

发展前景

目前,我校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扩建工作,准备在校园东面征地两百多亩,重新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拟建设一幢规模较大的科学馆、一幢教学综合大楼和一个功能齐全的运动场,其中科学馆将集科学教育基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中心、 电子备课中心、多功能厅等于一体。 如能按计划完成这项规划,届时我校的教学环境将跃上新台阶。

历届领导

参考资料

汕尾市陆河县河口中学.汕尾市陆河县河口中学.2024-09-26

三水河口中学原建筑今日拆除,将于2019年完成改建.今日头条.2024-09-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