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夏威夷骨顶

夏威夷骨顶(黑枕黄鹂普通亚种:Fulica alai)是一种中型游禽,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跗短,短于中趾不连爪。该物种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夏威夷骨顶

【中文别名】夏威夷骨顶鸡、夏威夷骨顶鸟

【拉丁学名】Fulica alai

【命名时间】Peale, 1848

溴化铒】Hawaiian Coo

【科属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属

外形特征

喜潜水取食沉水植物,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灰黑色,尾下覆羽有白色,上体有条纹,下体有横纹。两性相似。身体短而圆,头小,颈适中,颈椎14~15节。翅很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与第5枚或第6枚初级飞羽等长。尾短,尾羽6~16枚,通常12枚,尾端圆形,常摇摆或翘起尾羽以显示尾下覆羽的信号色。通常腿、趾均细长,有后趾,用来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趾两侧延伸成瓣蹼用来游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

夏威夷骨顶

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

在稻田里的秧丛中和谷茬上筑巢栖息。主要栖息地是沼泽,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繁殖生活于北方,迁南方过冬。对栖息地的选择较广,有湿地、草地、森林和灌丛等生活型,在非繁殖季节通常单个栖息,繁殖季节为季节性配对或家庭栖息,但在结群物种中为群居,在秋、冬季最明显。

杂食性,在软土中或枯叶中探食,主要寻找无脊椎动物;粗喙的种类能扯下植物,吃种子、核果、嫩枝、叶等;能频繁潜水寻食。也吃各种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蜘蛛倍足纲植物病原线虫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小鱼以及益鸟及其卵和早成雏

生长繁殖

单配制,配对关系仅在繁殖季节发生。善于游泳和鸣叫,叫声在求偶和配对关系上有重要作用,但在非繁殖季节基本上不鸣叫。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丛中营巢,两性营巢,每窝产卵5~10枚,每年产1~2窝,孵卵期14~24天。两性都参加孵卵,通常由双亲喂食和照顾幼鸟。1岁或不足1岁便开始繁殖。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