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乌鸡

乌鸡白凤是原产于中国江西泰和县武山地区的一种药用珍禽,别名乌骨鸡、泰和鸡、武山鸡,在北京也有大量饲养。绿壳蛋乌鸡从头到脚,从皮肤、筋肉、骨血,一直到内脏都是黑色的,只有毛是白色的,故又有“乌鸡白凤”之称,亦作“白凤乌鸡”。

乌鸡头小颈短,头上有细毛突起,羽毛白如雪,反卷成丝状,故又名丝毛鸡。它的外貌特征有“十全”之称,即紫冠、缨头、绿耳、胡子、五爪、毛脚鵟、丝毛、乌皮、乌肉和乌骨。此外,还有乌眼、伏毛北乌头、乌跗、乌内脏和乌脂肪等。

乌鸡啼声清脆,体躯比较矮小症,胸宽背短,爪为五趾。乌鸡年产蛋量约80~100枚,蛋壳浅褐色,蛋型较小。由于两翅短小,且主翼羽片分裂,所以泰和鸡的飞跳能力差。绿壳蛋乌鸡是中国的药用珍禽,其肉色虽显黑,但质地鲜嫩,味美适口,是酒席佳肴,又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它的蛋也可作药用。中医学认为,乌鸡对治疗妇科学虚弱症、月经不调和不育症等具有较高疗效。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即以乌鸡肉为主要原料制成,是一种妇科良药。

乌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饲养和药用历史。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引用天宝医学家孟诜用乌鸡治病的例子。1915年,乌鸡曾以名鸡的身份,在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各国的好评,被定为观赏鸡。如今,白凤乌鸡依然是重要的经济鸟纲,2020年,云南省楚雄市吉乐村就曾通过科学养殖“名贵食疗珍禽”白凤乌鸡,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主要价值

白凤乌鸡不但口感好、品质优,其特有的滋补药用价值已被包括李时珍在内的历代名医所肯定。该鸡所产蛋品质优、口感好、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都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时尚食品,是现有的其它鸡蛋无法比拟的。

生长繁殖

饲养标准

乌骨鸡的饲养标准是依据鸡群不同日龄、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而制定的。一个好的饲料配方要兼顾两个方面,首先是必须或尽可能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其次是要依价格筛选饲料的品种,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配方。作为肉用品种,乌骨鸡的产蛋鸡就是种鸡,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育雏阶段(0一42日龄),育成阶段(43一150日龄),成鸡阶段或产蛋阶段(151日龄至淘汰)。药用仔鸡则分为两个生理阶段,即生长期(0一42日龄)和育肥期(43日龄至出售)的饲养标准可以看出种鸡的育雏阶段需营养较高,育成阶段的营养需要较低,而产蛋后的种鸡不仅营养需要较高,对各种单料的质量要求也高,有些料则不能用或只能少用,如未脱毒的棉粕饼、菜籽饼等,有些药物也在禁用之列,如呋喃类、磺胺类等。

参考资料

乌鸡白凤好营养,健康饮食新传承.百家号.2024-03-26

白凤乌鸡助农增收致富.百家号.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