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三

马汉三(1906年-1948年9月),原名马士杰,又名马寒蝉、马寒山,河北宛平庞各庄(今属北京大兴区管辖)人。国民党军统局五原办事处处长。

马汉三在其叔父的抚养下长大,并进入黄村农业专科学校学习蚕桑专业。之后马汉三加入西北军,转战北方各地,期间担任过在西北军工作的共产党员宣侠父的文书。在宣侠父的影响下,九一八事变后,马汉三曾参加过一些抗日救国运动,但后来和共产党脱离了关系。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西安市的负责人马志超的介绍,投入军统副局长戴笠门下,逐渐受到戴笠的赏识和重用。1940年后,北平市被日伪军统治,马汉三安排了行动组刺杀日本特使,引发很大震动。马汉三先后担任军统局五原办事处处长、第八战区调查室主任和财政部绥远缉私处处长等职务,职位不断晋升。抗战胜利后,马汉三被派往北平担任军统北平办事处处长和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利用这个机会敲诈勒索了大量财富。1946年春,戴笠死亡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分裂为三派,马汉三站队军统代理局长郑介民,与军统副局长毛人凤之间矛盾加剧。1948年的中国国民党副总统选举,马汉三暗地支持李宗仁,使其最终当选副总统,引发蒋介石的不满。毛人凤趁机向蒋介石检举了马汉三私下结成小团体并投靠李宗仁的情况。同年6月30日,马汉三被抓捕,后被押解到南京。1948年9月27日,马汉三以私设组织、网罗党羽、破坏纪律的罪名被处死。

原国民党中将文强评价:总观马汉三之死,死于改批蒋手谕,死于独树一帜,死于捧李宗仁,死于拥郑倒毛。凡此四因,互为因果。马汉三的妻子华清也评价:马汉三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人民、反革命的罪恶本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6年,马汉三在河北宛平庞各庄(今属北京大兴区管辖)的一个地主阶级家庭出生。因其父亲去世得早,马汉三是由其叔父抚养长大的。后来,马汉三进入黄村农业专科学校学习蚕桑专业。西北军首领冯玉祥在北京南苑一带招募士兵时,马汉三认为从军是一条出路,于是报名参加了西北军。因他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工作能力出色,受到了各级官佐的赏识。从此,马汉三随着西北军队转战北方各地,期间担任过在西北军工作的共产党员宣侠父的文书。

进入军统

在宣侠父的影响下,九一八事变后,马汉三曾参加过一些抗日救国运动,但后来和共产党脱离了关系。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西安市的负责人马志超的介绍,投入军统副局长戴笠门下,逐渐受到戴笠的赏识和重用。

七七事变后,北平市被日伪军统治。1940年,日本昭和天皇派遣两名日本贵族院成员作为特使前往北平进行宣抚。在戴笠的指示下,马汉三立即安排军统北平站的行动组成员麻克敌邱国丰执行刺杀任务。11月29日上午,麻克敌和邱国丰在两名特使的必经之路锣鼓巷皇城根尾进行了狙击。两位特使中一位当场被击毙,另一位则身负重伤。这次行动在北平乃至整个华北都引起了很大震动。

刺杀案件发生后,日本军部下令驻北平的特务机关限期破案,伪政权治安部也在报纸上刊登悬赏启事,悬赏5万元捉拿刺客。之后,全城戒严,禁止任何人出城。北平市通往别地的火车全部停开,市民不得上街购物,连出殡都需申请,同时宪兵对每户进行大规模搜捕,每个路口都有把守。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内部出现叛变,案件最终被日方特务机关破获,北平的整个军统网络遭到严重破坏,麻克敌等人被抓,后被处死。马汉三在北平的住所遭到搜查,而他的叔父马德明此时从乡下来看望他,被埋伏的日本宪兵逮捕并拷打致死。马汉三在绥远省的家也被搜查,前妻朱凤珍被关押了一年多,女儿也夭折了。

1941年初,马汉三被任命为军统局五原办事处处长,他以第八战区将军傅作义的少将参议的身份公开活动。同年8月,调往兰州市担任第八战区调查室主任。次年年初,马汉三又调任财政部绥远缉私处处长,兼任军统五原办事处处长。这之后,马汉三在军统内逐渐得到提拔,职位不断晋升。

敛收财富

1944年春,戴笠将马汉三调到重庆市担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重建军统华北局。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汉三被派往北平市担任军统北平办事处处长,公开职务是北平行营督察处处长。

中国国民党在其占领的各大城市中成立了处理汉奸的机构,马汉三被任命为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调查北平汉奸的身份和财产情况并整理成册。马汉三身兼三职,许多汉奸争相拜访他,试图摆脱罪名。于是他利用这个机会敲诈勒索,迅速积累了大量财产。马汉三将大量黄金、美元、珠宝玉器和古董字画分门别类,除部分上交,剩下部分珍宝送给权贵,另一部分则据为己有。他还与亲信乔家才、刘玉珠等人一起开设金店,成立了中华信托公司,继续获取财富。

在人民群众要求严惩汉奸的舆论压力下,经蒋介石批示,戴笠决定于1945年12月4日对北平市的大汉奸进行逮捕。马汉三以北平行营督察处长的名义,邀请了50多名大汉奸,在北平东城北兵马司一号举行宴会。宴会进行到一半时,戴笠突然现身,宣布所有受邀者被捕。随后,他们分别被押送到东城炮局胡同监狱。由于华北准备银行行长汪时璟和伪北平宪兵司令黄南鹏曾给马汉三送礼,在马汉三的暗示下二人未曾赴宴。至此,逮捕汉奸的行动结束。

镇压革命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停战协定》,并成立了由美国代表参与的“国、共、美三人小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在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三人小组会议期间,马汉三等人找了一批人在北平市街头高喊反动口号,诬蔑共产党,妄图破坏谈判进程。同时也给美方代表制造借口,以便美方代表在谈判时进一步袒护中国国民党。接着,马汉三组织了一个秘密的“特别行动小组”,对中共首席代表叶剑英和中共代表滕代远的住所进行监视,以获取情报,但监视行动未成即被保安人员发现。中共代表就此事向军事调处执行部提出了严正抗议,马汉三只好下令停止该行动。同年,北平的许多青年学生多次组织集会呼吁停止内战,并决定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得知消息后,马汉三立即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人员在各个重要街口设伏,准备采取暴力手段镇压这场游行。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得知此事后,立即向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报告。李宗仁担心开枪引起各界震动,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因此立刻命令马汉三撤回特务人员。马汉三坚持使用武力,李宗仁则严厉警告。最终,马汉三勉强把特务撤回。但事后,他又派特务在夜晚潜入各大学抓捕爱国进步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拷打审讯。

1947年2月,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结束,中共代表撤离了北平。当时,中共地下党在北平仍有一个电台在继续运作。同年8月,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驻扎在北平市的电监科在进行常规的雷达侦测时,发现了秘密无线电台的活动。马汉三和国防部保密局北平站长黄天迈等人,指挥中国国民党军警人员,摧毁了电台,搜走电台的密码本,并逮捕电台工作人员。电台报务员李政宣投敌叛变,供出了他所知道的所有地下党组织的名单。案件牵涉到了北平、天津市保定市西安市等地的地下党组织,大批人员被捕,相继押往南京市入狱,此事对革命事业造成很大伤害。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专程飞往北平,对特务头目们给予表彰。

派系斗争

1946年春,戴笠因飞机失事死亡。随着他的离世,军统逐渐分裂为三个派系:毛人凤的浙江派、郑介民的广东派和唐纵的湖南派。这时,郑介民作为军调部国民党代表来到北平,马汉三竭力逢迎向其示好,并提供金钱和住所。郑介民也想在北方扩大自己的势力,对马汉三非常看重。同年秋,蒋介石计划召开“国大”,而实际各地的选举和都被国民党的特务系统所控制。为操纵选举,次年年初,北平市政府成立民政局。在郑介民的举荐下,马汉三出任局长,两人关系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各派政客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因此纷纷前来给马汉三送礼应酬,以期从马汉三那里得到更多的选票和支持。

1947年秋,北平选区开始进行“立法委员”的选举。毛人凤指示马汉三支持女特务刘秋芳竞选,但马汉三并没有为刘秋芳拉票,刘秋芳最终落选,这加剧了毛人凤与马汉三之间的矛盾。为搜集马汉三贪污的证据,毛人凤派遣亲信王蒲臣秘密调查马汉三。王蒲臣发现,马汉三私下与乔家才、刘玉珠等人建立了一个名为“建国力行社”的小集团。这个组织起初主要由华北几省的特务组成,后来还吸收了其他地区的特务,成员发展到50多人,主要目的是拥郑反毛。王蒲臣搜集到这个组织的名单后,立即就向毛人凤进行了检举。而此时,1948年,正值中国国民党举行总统和副总统选举,李宗仁孙科之间副总统的竞争十分激烈,蒋介石下令全国各地的国防部保密局投入选举,全力支持孙科。然马汉三虽是国防部保密局华北区负责人兼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但却拥护李宗仁,计划借此机会与拉近与李宗仁的关系。因此,他不仅不接受命令,还暗地里为李宗仁提供金钱和其他支持。由于他的活动,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蒋介石对此深感愤怒。毛人凤趁机将马汉三私结小团体并投靠李宗仁的情况向蒋介石呈报,要求严厉处理。蒋介石没有立即批准“枪决”,而只是“扣押讯办”。

秘密处决

1948年5月,马汉三在参加李宗仁的竞选后返回北平市不久,国防部保密局的军法处长李希晨到达北平,他声称是来整理戴笠死后国防部保密局的财产,但实际上是整理马汉三的材料。

1948年6月中旬,毛人凤到达北平。6月30日,毛人凤借口开会将马汉三、刘玉珠和乔家才抓捕。当晚,马、刘、乔三家被查抄。被捕后,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内部宣布的马汉三的罪行是:私设小组织,成立“建国力行社”网罗党羽,分裂党国,破坏保密局铁的纪律,必须严惩法办。7月6日上午,马汉三等人被秘密用飞机押解到南京,在国防部保密局位于南京宁海路的一所秘密牢房里关押起来。

毛人凤根据王蒲臣等人在北平市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以及马汉三本人的供词记录,再次向蒋介石呈报,要求枪决马汉三等人。蒋介石对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一事感到非常愤怒,决心杀鸡儆猴,于是批准将马汉三和刘玉珠处决,乔家才无期徒刑。1948年9月27日,毛人凤收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当晚就秘密处死了马汉三和刘玉珠。中国国民党对外公布他们的罪行是大发“接收”财,贪污受贿罪

人物评价

国民党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国民革命军中将戴笠曾说:“我把马汉三把他当‘字典’来‘查’。”

马汉三的妻子华清评价:马汉三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人民、反革命的罪恶本质。

原国民党中将文强评价:总观马汉三之死,死于改批蒋手谕,死于独树一帜,死于捧李宗仁,死于拥郑倒毛。凡此四因,互为因果。

学者相京《军统大特务马汉三之死》:马汉三加入军统多年,替蒋介石卖命,干了不少反人民、反革命的勾当,最后还是死在蒋介石的手上。

家庭关系

人物轶事

马汉三交友广泛,记忆力很好,同时也是西北军冯玉祥南苑练兵时期的学兵队学员。后来,冯玉祥手下的中高级将领大多是从学兵队中提拔起来的。马汉三对西北军将领以及团职以上文武职干部的出身、经历和嗜好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尤其对于那些出身于西北学兵队的将领中思想较为左倾、接近共产党的人员,马汉三能够提供许多对戴笠很有用的参考资料。因而,戴笠称他为“活字典”。

相关事件

198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角镜》第10期刊登了名为《戴笠坠机之谜》的文章,文中提出了“马汉三将戴笠谋杀”“马汉三向日特‘投敌’”“刘玉珠是马汉三最漂亮的女秘书”等观点。同年11月,福建日报社主办的《每周文摘》第46、47期对其进行了全文转载,后来小报及网上流传的演绎文章大都凭此而来。此后20年,传闻越来越离奇。2009年,马汉三的妻子华清在《马汉三与“戴笠坠机”事件》中对《戴笠坠机之谜》中的观点进行了一一批驳,如:戴笠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领,不仅身边保卫随从众多,而且行踪并不事先确定,马汉三并没有机会安装定时炸弹;马汉三从未有过女性秘书,秘书刘玉珠实为男性。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下).豆瓣读书.2024-01-23

西北军人物志.豆瓣读书.2024-01-23

狼烟北平 (2009).豆瓣电影.2024-01-23

北平无战事 (2014).豆瓣电影.2024-01-23

《北平无战事》终结 起底剧中人历史真面目.人民网.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