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心搏频率

心搏频率,通常被称为心率,是指心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

影响因素

心搏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心搏频率一般保持在70至75次之间。然而,性别差异也会对心搏频率产生影响,女性的心搏频率普遍略高于男性。对于新生儿来说,其心搏频率可能达到每分钟120次左右。此外,在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下,心搏频率会明显加快,但在休息之后便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参与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人群,其平日心搏频率相对较低。

个体差异

心搏频率因人而异,不同年龄、性别以及生活方式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老年人的心搏频率可能会比年轻人更缓慢。同时,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心搏频率,如吸烟者的心搏频率往往较高。

参考资料

“肾友”心搏骤停,医者全力以赴.今日头条.2024-11-02

《最炫民族风》卡点心肺复苏? 按压频率和歌曲节奏几乎同步 但不是严格的医学标准.今日头条.2024-11-02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学会心肺复苏,抓住心搏骤停最佳抢救时间.今日头条.2024-11-0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