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耀荣

米耀荣(Yiu-Wing Mai),1946年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悉尼大学工程和信息技术学院的首席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在材料科学和断裂力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多个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并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

人物经历

1946年,米耀荣在香港出生。

1969年,获得香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工程学士

1972年,获得香港大学材料科学与断裂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973年,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管理与技术训导员。

1974年—1975年 ,担任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

1976年,担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助理。

1976年—1978年,被聘为悉尼大学讲师。

1979年—1982年,担任悉尼大学高级讲师。

1983年—1987年,担任悉尼大学副教授。

1987年,晋升为悉尼大学机械工程讲座教授。

1988年 —2010年,担任悉尼大学先进材料技术中心主任。

1995年—1998年,担任悉尼大学工程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1997年—2003年,担任澳大利亚国防科学技术局损伤力学专家中心主任。

1998年—2004年,担任悉尼大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2年—2007年,担任澳大利亚联邦研究员。

2017年8月18日,以“高端引智计划”被引入华中科技大学,正式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米耀荣博士在断裂力学和先进复合材料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合著了7部专著、42个篇章,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2件。他的研究成果在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超硬纳米复合陶瓷涂层切削成型工具、韧性聚合物薄膜的基本断裂功测试规程、测量裂纹尖端开口位移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复合材料加工新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产生了长久持续的影响力。他主要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构性(断裂与疲劳)和功能性(阻燃、阻隔、导电、导热、光学透明、锂电池电极等等)应用的研究。据2019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显示,米耀荣已出版专著7部,发表SCI论文800余篇,SCI他引2万余次,H指数为69。

人才培养

米耀荣教授在悉尼大学与来自中国的40余名访问教授和学者、44名博士后进行合作研究,为中国培养了37名博士。据202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官网,他为中国培养了20名博士,联合培养15名博士,指导44名博士后。其中2人被选为院士,3人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米耀荣教授担任国际学术兼职20余项,是20多种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主编、编委或国际编委会顾问。他曾60多次担任国际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顾问,以及主席和副主席。他还是国际断裂协会前主席、亚澳复合材料协会创始人与会长,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荣誉教授。

人物评价

米耀荣在材料与结构的断裂和疲劳、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和评价以及模拟、纳米材料制备和评价以及优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他的研究结果彻底改革了强韧纤维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并对生产无石棉水泥、材料测试以及优化生产过程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米耀荣是国际断裂力学和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为中国学者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推进重要国际会议走进中国、积极推荐中国学者在国际刊物担任主编和编委,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国际化,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米耀荣是宋朝书法家米芾的后代,他喜欢阅读中国文学和历史书籍,并练习中国书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