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寒亭区

寒亭,古为寒国,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潍坊市寒亭区是世界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岸,位于东经180'57"~119'25",北纬36'42"~37'10"。寒亭区是潍坊市四个行政区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和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辖潍坊经济开发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和8个街道、405个村,面积62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年画之乡、中国风筝文化之乡、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省级文明区等荣誉称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成绩连续4年位列四区第一。

1983年10月,潍县撤销建制,建立寒亭区,区政府驻寒亭,隶属潍坊市,1984年1月正式对外办公。2021年9月,寒亭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39.4亿元,增长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136332元。

寒亭区紧邻潍坊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银川高速公路、潍莱、荣乌、潍日四条高速公路和206、309两条国道穿境而过;距青岛机场100公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70公里;北部潍坊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潍坊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高铁潍坊北站坐落在寒亭。

历史沿革

寒亭,古为寒国,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夏初,为寒国,为伯明氏封地。

商,属莱国。

周,属齐国纪国、州国。

战国时,属杞国、齐国。

秦时,属齐郡

西汉,属胶东国

东汉,属胶东国下密。

汉初,因秦制,属青州齐郡、北海郡、北海国、胶东国地,东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凡古国皆立亭,且崇其封识”,古寒国改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延续至今。

汉、晋,为平寿县,属青州北海郡。

北齐,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境内有下密县、胶东县等县。

隋开皇初,高阳郡废,复置北海郡。

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胶东县,旋改潍河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北海郡置潍州,仍治下密,以境内潍水为名。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潍州入北海郡(治所在青州),改下密县为北海县,改潍水县为下密县。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潍州(州治在今潍城),州下领北海、下密、辛店等县。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属青州。

五代十国,为北海县,属青州北海郡。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领昌邑市

干德三年(公元965年),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州治北海。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之上设“路”,潍州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潍州属京东东路

金于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攻占潍坊市,仿宋旧制,仍置潍州,属京东东路。潍州辖北海、昌邑市、昌乐三县和固底镇,州治仍在北海。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潍州属之。

孛儿只斤·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后,潍州为元领地,仍治北海、昌邑、昌乐县三县。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省昌乐县入北海。潍州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北海,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省北海县入潍州,领昌邑县,属青州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县。昌邑并入潍县,属莱州府。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昌邑市析出,潍县改属平度州。

清沿明制,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平度降为散州,潍县直属莱州府。

民国三年(1913年),山东省撤府设道,潍县属胶东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莱胶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山东废道制,潍县直属于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全省划为三个行署区、十七个行政督察区,潍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县府潍县。(

1938年1月,日本占领潍县,3月建立日伪“山东省公署”,下设道领县,潍县属莱潍道。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在潍县第四、五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直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0月,潍县北部四、五区和寿光市九、十区合并为寿潍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始建寿潍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清河区清东地区。同年冬,改属渤海区三地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寿潍县建制撤销,由潍县北部地区与昌邑市北部地区合并成立昌潍县,隶属中共渤海区五地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昌潍县撤销,恢复潍县建制。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伪政权告终。10月,将潍县分为潍北县(驻孙家杨孟)和潍南县(驻涌泉庄)两县,皆属胶东区西海专区。9月,民国县政府进驻潍城。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潍城解放,将城区、坊子区、城南二十里堡等地划出,成立潍坊特别市,隶属中共中央华东局。旋改名潍坊市,隶属省政府。8月,将望留办事处四个区、潍南县四个区、潍北县二个区析出,合并建立潍县(新潍县)驻望留街道,隶属昌潍专区。

1950年1月,撤销潍南县,其辖区并入潍北县,县政府仍驻孙家杨孟,4月,改属昌潍专区。6月,移驻寒亭街(今寒亭二村于家大院内),属胶东区西海专区。

1951年6月,因安置傅作义起义部队整编,县政府迁固堤街。

1952年12月,迁回寒亭街原址。

1953年8月,撤销潍北县,其辖区并入潍县,隶属昌潍专区。

1958年11月,撤销潍县,其辖区并入潍坊市,隶属昌潍专区。

1961年12月,恢复潍县建制。

1983年10月,潍县撤销建制,建立寒亭区,区政府驻寒亭,隶属潍坊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潍坊市寒亭区是世界风筝之都,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北濒渤海莱州湾,南与坊子区潍城区接壤,东界昌邑市,西抵寿光市。介于北纬36°42′~37°10′,东经118°58′~119°25′之间,区境南北长51.3公里,东西长42公里,面积810平方公里。

地质

寒亭区处于沂断裂带的北段,中朝准地台山东隆起区次级构造单元鲁东古隆起区和鲁西隆起区的衔接部位,即沂沭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单元昌潍凹陷之内。西侧是沂沭断裂带的鄌郚镇——葛沟断裂,东部为昌邑——大店断裂,北部临渤海中部北西向蓬莱——威海断裂,南靠汞丹山凸起,潍县则处于中、新生代凹陷盆地中。潍北凹陷是沂沭断陷区内的一个小凹陷,其东西以沂沭断裂带的两条大断层为界,被鲁东隆起与鲁西隆起所夹;北边与昌北凸起以古城——潍河口断层为界,南边(泊子村以南)与潍县凸起呈超复接触,是一个以下第三系始新统沉积为主的呈北断南超的不对称的箕状凹陷。

地形地貌

寒亭区地貌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海拔5米以上的南部地区,自然比降1/500,多系洪积冲积而成的流水地貌;二是海岸地貌,海拔5米以下的滨海平原,为第四系全新统海退地带,地势低洼缓平,自然比降1/5900。

寒亭区属鲁西北泛滥平原和鲁中南中低山丘陵洪积扇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丘陵,中部平原,北部洼地。根据成因,分低山陵坡、洪积冲积平原和海岸地貌3个微地貌类型,16个微地貌单元。

气候特征

寒亭地处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2.1°C,寒暑变化显著,平均最高气温30.7°C,平均最低气温——8.8°C。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日照总时数2800小时,无霜期191天。

大陆度为64.3,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春季空气干燥,多风少雨,早春冷暖无常,晚春回暖迅速,夏季温高湿大,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寡照,北风频吹,雨雪稀少。

水文

寒亭区河流分潍河白浪河虞河三大水系,均依地势自南向北流入渤海莱州湾,多系季节河。 

土壤

寒亭区土壤类型分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盐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2个土属,80个土种。 

植被

寒亭区属华北平原植被类型,境内受地形地貌影响。分五个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疏林灌丛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盐生植被、砂生植被。由于土地多垦为农田,自然植被极少,裁培植被占绝对优势。

土地资源

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主要数据:

1、耕地36293.75公顷(54.44万亩)。其中,水浇地25834.11公顷(38.75万亩),占71.18%;旱地10459.64公顷(15.69万亩),占28.82%。

2、园地3285.13公顷(4.93万亩)。其中,果园3142.84公顷(4.71万亩),占95.67%;其他园地142.29公顷(0.21万亩),占4.33%。 

3、林地7241.23公顷(10.86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844.06公顷(2.77万亩),占25.47%;竹林地2.86公顷(0.0043万亩),占0.04%;其他林地5394.31公顷(8.09万亩),占74.49%。 

4、草地(其他草地)4703.37公顷(7.06万亩)。

5、湿地12310.13公顷(18.47万亩)。其中沿海滩涂11728.15公顷(17.59万亩),占95.27%;内陆滩涂581.98公顷(0.87万亩),占4.73%。

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8190.88公顷(72.29万亩)。其中,城市用地11907.79公顷(17.86万亩),占24.71%;建制镇用地81.99公顷(0.12万亩),占0.17%;村庄用地8392.24公顷(12.59万亩),占17.41%;盐田及采矿用地27416.97公顷(41.13万亩),占56.8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91.89万公顷(0.59万亩),占0.81%。

7、交通运输用地4480.13公顷(6.72万亩)。其中,铁路用地376.88公顷(0.57万亩),占8.41%;公路用地2542.02公顷(3.81万亩),占56.74%;农村道路994.23公顷(1.49万亩),占22.19%;港口码头用地567.00公顷(0.85万亩),占12.66%。

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828.98公顷(17.74万亩)。其中,河流水面4634.04公顷(6.95万亩),占39.18%;水库水面202.84公顷(0.30万亩),占1.71%;坑塘水面1849.97公顷(2.77万亩),占15.64%;沟渠4304.71公顷(6.46万亩),占36.39%;水工建筑用地837.42公顷(1.26万亩),占7.08%。

行政区划

1983年10月,撤销潍县,原潍县望留、符山、杏埠、圩河4公社划归潍城区,清池、沟西、眉村、穆村、车留庄、涌泉、埠头7个公社划归坊子区,朱里、寒亭、东庄、郭家官庄、里、双杨店、高里、固堤、泊子、蒋南孙、央子11公社划归寒亭区。

截至2020年6月,寒亭区下辖5个街道:寒亭街道、开元街道、固堤街道、高里街道、朱里街道。  405个村,  区政府驻富亭街2969号。

2020年7月,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寒亭区被纳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人口民族

2014年人口35.5万,其中农业人口28.4万。

寒亭区总人口42万  截至2020年11月,全区常住人口334403人。

政治

政府机构

经济

综述

2021年,寒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2%,第一产业增加值17.41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87.62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26亿元,同比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32.4:61.1,第二产业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寒亭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目标,持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全面加强三产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成果丰硕。农综区核心区建设亮点纷呈,中国农创港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4个项目入选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稻种植基地,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落户国际食品产业园,优然牧业1.5万头高产奶牛示范项目开工。潍县萝卜荣登“山东省名片”品牌影响力TOP榜,寒亭西瓜、潍县萝卜身全国首批50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亿元,按现行价格同比增长16.9%。全区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66万亩,总产量27.7万吨,其中夏粮32.2万亩,单产417公斤/亩,总产量13.4万吨;经济作物面积逐渐增大,蔬菜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量29.9万吨,总产值7.5亿元;水果总产量达到3.82万吨。畜牧业养殖稳步增长, 2021年畜牧业总产值6.9亿元,按现行价格同比增长2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3元,同比增长11.3%。

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工业成就显著。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新增专精特新、“瞪羚”企业(以科技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康华生物入选省“十强”产业医养健康类领军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落户河海大学智能感知研究院等科研平台6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81.7%,恒联集团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区1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08亿元,同比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62.48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32.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高技术投资增势较好。产业投资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强势突破。潍坊大数据与5G新材料产业园等12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三建装配式建筑等39个项目建成投用。招大引强成效显著,新引进潍坊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等过亿元项目45个、总投资706亿元,落户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北方首个分园。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8.65亿元,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43.4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5.7%,第二产业投资44.12亿元,同比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196.76亿元,同比增长16.2%。房地产投资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稳步增长,按项目建设地汇总,房地产投资88.2亿元,同比降低7.2%,商品房销售面积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

招商引资

2019年,寒亭区组织开展招商活动120余次,收集梳理有效招商线索300多条,在谈项目129个,签约项目6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5个,概算总投资280多亿元。 

2020年,寒亭区国科融资在保余额增长71%,新增外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1.8%。 

服务业

2019年,寒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共47家,营业收入43.29亿元,增长9.3%。 

国内外贸易

国内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75亿元, 同比增长11.6%,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03亿元, 同比增长21.8%,限额以上销售额314.47亿元, 同比增长61%。实际使用外资7317万美元, 同比下降0.6%。全区进出口总额76.6亿元,同比增长65.9%,其中,出口总额57亿元,同比增长90.6%,进口总额19.6亿元,同比增长20.4%。

金融业

2019年,寒亭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6.20亿元,增加42.28亿元、增长16.02%;贷款余额241.13亿元,增加27.41亿元、增长12.82%;其中,企业贷款余额150.33亿元,增加8.68亿元、增长6.12%。

文化

嫦娥奔月在寒亭

“嫦娥奔月云台山,民间故事千古传。天上人间相望时,自云妾是月中仙。”寒亭区政协文史委张保辉主任说,这首寒亭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描绘的便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在寒亭云台山上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寒亭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的三星湖内,有一个占地25平方米的嫦娥奔月台,台上雕塑着惟妙惟肖的嫦娥。

嫦娥,原名姮娥,是后羿之妻。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改为嫦娥。嫦娥是东夷部落中訾氏的女子,该部落擅长占月。寒亭境内的云台山(俗称高庙),就是嫦娥跟随寒来到古寒国之后的占月之地。《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寒亭,古寒国,浞封于此。”历史上古寒国的国都相传就建立在今天寒亭区内。

近年来,潍坊市当地对古寒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日益兴盛,相关的考证论述也渐成气候。2010年初,寒亭区政府启动了寒浞与嫦娥历史民俗文化研究项目,重新挖掘嫦娥故里的文化内涵。未来,或将有更多动人的故事见之于世。

地方特产

•寒亭西瓜

寒亭西瓜,寒亭区种植西瓜已有多年的历史,远近闻名,西瓜口感好,色泽正,含糖高,上市时间长,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西瓜品种有麒麟、京欣系列,早春红玉、黑美人、小林红玉、小凤等20多个品种。

潍县萝卜

潍县萝卜,是潍坊市的传统名产,1999年,注册了“潍县”商标。

潍县萝卜又称潍坊萝卜,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俗称高脚青或潍县青萝卜,因原产于山东潍县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潍县萝卜皮色深绿,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味道香辣,实为以生食为主的水果萝卜珍品,具有浓郁独特的地方风味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特优地方品种。素有“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县萝卜皮”之说,深受人们的喜爱。

2006年09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潍县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莱州湾梭子蟹

莱州湾梭子蟹,盛产于寒亭区北部渤海莱州湾盛产,是最有名的海产品之一,它个大、肥满度好、味道鲜美。莱州湾梭子蟹是一种地方性水产资源,每年只在春秋两季作短距离的洄游。莱州湾海域是它的主要索饵场,黄河以北的深水区则是它的越冬场。

•南孙小枣

南孙小枣,果实均匀,果型饱满,皮薄坚韧,果面红亮,核小肉厚,肉质细腻,香脆爽口,是集鲜食、制干、加工于一体的优良品种。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是来源于民间的年画艺术形式。 

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 

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潍坊市地方传统技艺。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具有起飞平稳、放飞高的特征。除板子风筝需要坠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辅助物都能平稳地直升蓝天。其扎制方法虽简单,但讲究竹条均匀、骨架周正、左右对称、重心拴线,形象简练,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但近年来,因考虑制作成本而忽略传统的文化内涵,变换了材料,使用尼龙布和炭素钢管,丢失了传统技艺,也失去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2006年5月20日,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

交通

寒亭区境内有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东青高速公路荣成-乌海高速公路206国道荣成—兰州公路、潍莱铁路、潍坊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穿境而过。

潍坊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济青高速铁路潍莱高速铁路潍烟高速铁路穿过并设潍坊北站

社会

科技

2019年,寒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

2020年,寒亭区新增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15家,落地中国500强项目7个,新建院士工作站9家,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101个。

教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山东师范大学英才学校建成投用,潍坊理工学院中心校区首批万名学生入学,北辰中学基本建成。全区中学学校9处,在校学生1.24万人,专任教师0.18万人,其中2处高中在校学生0.47万人,7处初中在校学生0.77万人;小学44处,在校学生1.88万人;幼儿园95处,在园幼儿1.12万人。

医疗卫生

2019年,省妇幼保健院寒亭院区揭牌。

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完成,我区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精准研判、果断行动,建立起区、街、村三级防控体系,全面落实人员摸排、交通管控、分类隔离等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有效机制。积极为各类企业落实减税降费、社保减免等扶持政策,夺取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惠民,重大疾病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9个,卫生技术人员1780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01张。

社会保障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城市更新有序推进。重大片区加快成势,中央商务区完成拆迁5000余亩,TOD(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5至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形成以满足工作、商业、居住、休闲、教育等于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微中心”产业策划和总体规划形成终期成果,获批城市更新贷款65亿元,授信额度全省第一,金马北路、银枫北路、生态廊道启动建设。高铁新片区总投资75亿元的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加快推进,潍坊高铁北站公交场站、长途客运站全面开工。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北海路大修工程,富亭街东延、灶朱路建成通车,寒亭体育公园对外开放。29个老旧小区改造、36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20个小区“汽改水(电厂蒸汽管网改造为高温热水管网)”工程顺利完成,泰祥社区入选首批市级智慧社区试点。创建农村“美丽庭院”1.4万户,完成38条连村公路、37个村电网提升改造,2.5万户农户实现清洁取暖。提高环卫工人待遇,设置环卫驿站94处,免费更换燃气软管4.4万户,开放公共停车位1.88万个,搭设遮阳棚73个,89座公共卫生间24小时开放,口袋公园达到126处。城镇新增就业4687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零工客栈”投入使用。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衣食住行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202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86,比上年下降0.0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56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88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3元,同比增长11.3%。

文化事业

2019年,寒亭区提升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7处,建成“艺家驿站”20处。

旅游

高里禹王生态湿地,位于高里街道北部,南依潍莱、济青高速公路及206、荣成—兰州公路,北靠环渤海高速公路、新海路、德龙烟铁路和潍坊新港,省级公路潍九路纵贯南北。

柳毅山,在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境内。柳毅山因唐朝时该山脚下梅花村内有柳毅其人而得名。柳毅山亦称土门山,考旧时山之东侧有几十米高的穹隆形山门。

禹王台,位于区政府驻地寒亭西北23.5公里,禹王台村西南角,北距渤海岸约20公里,海拔22.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今属寒亭区肖家营乡

于家大院,为寒亭区一片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古建筑群,是“老寒亭街”望族于姓家族的祖宅。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建于1986年5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160000平方米,是杨家埠旅游开发区景点的核心部位。2002年,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被省政府授予“服务业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旅游行业授予“山东省旅游休闲场所十佳品牌”。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风景区”,2007年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评审。

代表人物

寒浞又名韩浞,后羿在推翻夏朝国君姒相后夺取了王位。因后羿在位时不理朝政,寒浞乘机夺得了政权,定都于寒亭,称寒国。

孔融(153年-208年),汉末文学家,字文举,曾任鲁国北海相,当时称做孔北海,又曾任过少府,大中大夫之职。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东汉北海郡(今昌乐县境)人,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郑板桥(1693年-1765年),清著名书画家和诗人。名,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化兴人。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宋步云(1910年-1992年),潍坊市寒亭区泊子乡高庄村人。是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

杨红卫,女,山东潍坊寒亭人,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洪伟风筝作坊经理。先后荣获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山东省手工艺制作大师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

获得荣誉

2015年,寒亭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

城区新貌.寒亭区人民政府.2024-12-21

《大众日报》聚焦寒亭区:瞄准提速提效年 快干干好.今日头条.2024-12-21

#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 【比拼经济主战场 打好发展攻坚战丨潍坊寒亭区(经济区):高效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新浪微博.2024-12-21

寒亭概况.寒亭区人民政府.2024-09-20

寒亭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9-20

2022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潍坊统计.2024-09-20

寒亭区人民政府.寒亭区人民政府.2024-03-09

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3-09

寒亭概况.寒亭区人民政府.2024-03-09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2024-03-09

潍坊市寒亭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寒亭区人民政府.2024-03-09

交通区位.寒亭区人民政府.2024-03-09

中国寒亭-历史沿革.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政府.2021-07-21

潍坊市寒亭区(滨海区、经济区寒亭部分、保税北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寒亭区人民政府.2022-04-18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潍坊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潍坊日报数字报刊.2021-06-10

(潍坊市)2021年寒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11-1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