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潘妙圆

潘妙圆(1334-1359),元末烈女,绍兴市(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徐允让之妻。在元末战乱中,因与丈夫徐允让突遇游兵而英勇抵抗。在游兵杀害徐允让并试图强辱潘妙圆时,她勇敢选择投火自尽,令游兵惊恐而退。

人物事迹

潘妙圆,元代烈女,徐允让之妻。传统史书对潘妙圆的记载颇少。《元史》称潘妙圆在至正十九年(1359年)跟随丈夫徐允让避兵山谷,徐允让之父被兵所执,徐允让请求代替其父,于是兵释放徐允让之父却将徐允让杀死,兵准备强行侮辱潘妙圆。潘妙圆哄骗兵道:“我的丈夫已经死了,我肯定会顺从你。如果你能帮我焚烧我丈夫的尸体,那我就没有遗憾了。”兵相信她,聚集木材焚烧徐允让的尸体。等到火势炽烈之时,潘妙圆一边说话,一边哭泣(一作她用锥刻词于砖上,然后哭泣),随即投火而死。

《明史》的记载与《元史》的记载类似,只是《明史》将兵改成贼。据谢肃在《密庵集》记述潘妙圆在父母家时“善女红,知读书”。二十六岁时嫁徐允让为妻,结婚三月夫妇就遭遇兵祸,此处兵是“西师”的游兵。解缙在《古今列女传》中则记载此处兵是“官兵”。而《浙江通志》引用钱宰编撰的《徐烈妇传》直接记载为明兵。另外《常熟通志》记录了一位不知姓氏的贵族妇女在元末战乱时,她和公婆都被兵掳掠。她丈夫换得父母逃离,但兵打算污辱她而将她丈夫杀死。她对兵表示“如果兵焚烧她丈夫的尸体,那她就跟随兵走”。兵纵火,她用钉在瓦上作词,词曰:“吾夫吾夫,乃遭无辜。感君大孝,以全舅姑。吾为之妻,其心如何?趁此烈焰,生死同科”。写完就投火而死。此处妇女或为潘妙圆。

人物评价

谢肃在《密庵集》中评价潘妙圆:“嗟乎!天下虽大乱,而纲常之道在人心者未尝亡,若潘妙圆可睹也已。……呜呼!允让死于父,妙圆死于夫,夫为孝子,妻为烈妇,既孝且烈而夫妇兼之,千载之下生气凛然,虽死犹不死也。其于纲常之道亦至矣哉!是宜有述以国史大书焉!”

徐一夔则感叹:“呜呼!猛矣哉!元季之乱,妇人女子不污而死者,盖有之矣!谈者往往引为口实,以耻凡为人臣而怀贰心者。求其奋死如徐烈妇者,盖鲜!此吾所以为之悚然以惊、惕然以悸也。呜呼!忠臣不事二君,孰不知有此语。今妇人女子乃能蹈之,而平日号称大丈夫者,乃反不能,亦独何哉?”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