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舄湖

湖,台湾省又称内海仔,常被错写为“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市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舄湖是台江內海最後的遺跡,也是台灣西南沿海,非常具有生產力與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其面積約1,600公頃,介於七股溪與將軍溪之間,當地人稱為內海仔,是台灣最大湖泊。位于台湾省台南市

简介

“舄”,拼音:xì,中古拼音:siek,思积切,音同“汐”。

“舄”这个字少见于现代汉语,是卤咸地之意,由于较常见于日语,不少人以为是和制汉字,其实不然。由于很多人不懂得“舄”这个字,所以经常都把它写错成为了“潟湖”。

功能

具有防洪的功能:舄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

保护海岸的功能:有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台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是天然的养殖场:舄湖是鱼、虾、贝和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人工港:由于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因此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例如中国的高雄港)。

著名的舄湖

七股舄湖

戈佐内海

科勒舄湖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