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林(1919年-1983年),回族,河北沧州人,相声演员。
王本林10岁时来天津市谋生。13岁时,王本林拜连秀泉为师学相声,兼演太平歌词,23岁入班。1950年,王本林带着儿子王双福和一些同行到达西安市,后在西安组建了红星相声社,并担任该社的社长。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本林个人出资为国家捐款购买“鲁迅号”飞机,还带领红星社的演员们举办了十几场义演,义演收入全数捐给了国家。1951年10月,他当选为西安市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王本林参加“西北五省赴朝慰问团”。在朝鲜,王本林的表演获得了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欢迎,王本林也获得了“爱国艺人”的称号。1954年,王本林返回天津市后,被张寿臣收为义子,并得马三立传艺。1958年,王本林带着王双福参加了红桥区曲艺团,王本林改唱太平歌词。1983年,王本林去世。
王本林擅长将当地的民俗民情用于所表演的节目中,此举深得张寿臣、马三立等名家的称赞。王本林保留传统相声段子有《五星楼》《八大改行》等;太平歌词中的段子有《单刀赴会》《白蛇表功》《火烧绵山》等。
人物生平
王本林出生于1919年,是沧州市人。他出身贫苦,10岁时来天津市谋生。他走街串巷卖药糖,因其清澈洪亮的吆喝声收到了行内人关注。13岁时,王本林拜连秀泉为师学相声,兼演太平歌词,23岁入班,与白云鹏、林红玉等名家同台演出,并迅速蹿红。
1950年,王本林带着儿子王双福和一些同行到达西安市,在西安组建了红星相声社,并担任该社的社长。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本林个人出资为国家捐款购买“鲁迅号”飞机,随后还带领红星社的演员们举办了十几场义演,义演收入全数捐给了国家。1951年10月,他当选为西安市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
1953年,王本林参加“西北五省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线给志愿军演出。在朝鲜,王本林的表演获得了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欢迎,称他的节目是文艺武器,王本林也获得了“爱国艺人”的称号。
1954年,王本林返回天津后,被张寿臣收为义子,并得马三立传艺。1958年,王本林带着王双福参加了红桥区曲艺团,王本林改唱太平歌词,成为当时中国表演太平歌词的主要演员之一代表曲目有《秦琼观阵》《层层见喜》等。1983年,王本林去世。
人物作品
王本林保留传统相声段子有《五星楼》《八大改行》《学评戏》《酸梅西瓜》《第一针》《拉洋片》《扒马褂》等。太平歌词中的段子《单刀赴会》《白蛇表功》《火烧绵山》等。
家庭关系
人物轶事
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作为红星相声社社长的王本林积极筹办募捐义演,并用演出收入捐献了“鲁迅号”飞机。1953年,王本林到朝鲜前线给志愿军演出,获得了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欢迎。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相声前辈王本林:抗美援朝时曾捐“鲁迅号”飞机.中国新闻网.2024-08-04
孙福海网络“摆知”收徒 曲艺老传统再树新风.北方网.2025-07-04
田立禾——柔道场上收新徒.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