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水菱角

水菱角是岭南的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水菱角制作技艺起源于广州西关,后来,水菱角广泛地流传于岭南地区,成为广式早茶的餐点之一。南海西樵人吴培珍于1944年在当时的西樵民乐对外出售自己制作的水菱角,并将水菱角的制作技艺以家传的形式保留了下来。目前,由其后代吴月芬夫妇开设小吃店进行传承。水菱角制作工艺较为繁琐,对调浆比例和濑制手法有较高的要求,传统制作步骤分为:浸米磨浆、烫浆、挑制、成型、配汤等步骤。2022年3月,被南海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食用

材料

水菱角的原材料尖米粉;汤底的原材料虾米、瑶柱、腩肉、腊味、猪板油、花生;配餐调料的原材料鸡蛋丝麻辣脆、叉烧丝、姜丝、椒圈、猪油渣。

做法

1. 硬的大米,将其磨成粉,备用;注意要磨得细致均匀,不能带任何颗粒。

2. 开浆,也就是榨干米粉中的水分。

3. 用60摄氏度的暖水与米粉调和成糨糊状,备用;注意不要调得太稀,稍微浓稠一些,便于操作。

4. 在和面的时候,可以烧水,滚开为宜。

5. 汤底的做法是将原材料一起放入油锅炒成糊状,再用开水开成浆汤备用。

典故

据说,从前西关人在中秋节前后必到泮塘吃菱角,但是因为美味的菱角不是常年生长,为了打破季节的限制,居住在西关带河路的王婆婆就试着用大米磨成粉,用筷子愣是“漱”成一个个逼真的“菱角”,拌上炒香的姜丝、大头冲菜肉丝,即成为西关传统小食———水菱角,此菱角虽没有真菱角那般粉嫩,却也香甜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觅食地点

老西关美食城(沁芳园):原来在陈家祠广场,后来陈家祠广场扩建,搬迁到华林玉器广场3楼(康王南路与长寿西路交界处,华林寺附近),并改名老西关美食城。

参考资料

传承人努力创新,广州非遗水菱角也能“出圈”.腾讯网.2024-08-25

水菱角制作技艺.水菱角制作技艺.2024-08-25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非遗》之水菱角_哔哩哔哩_bilibili.哔哩哔哩.2024-08-25

这碗“非遗”水菱角 十年未升价.今日头条.2024-08-25

水菱角,最具人间烟火气的西关美食.搜狐网.2024-08-2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