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于公异

于公异,唐朝苏州市吴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784年前后。他是一位进士,文章写得非常好,曾任李晟招讨府掌书记、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等职。兴元元年,官兵收复京城,于公异撰述露布,德宗览之而泣。然而,他与陆贽关系紧张,贞元年间,陆贽为宰相,奏称公异无素行,对待后母不孝,被责赐《孝经》,罢归乡里,遂不见用。最终,于公异坎坷度过余生。

人物简介

于公异[唐](约公元七八四年前后在世)字不祥,苏州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李适兴元中前后在世。登进士第,文章精拔,为时所称。建中末,(公元七八三年)为李晟招讨府掌书记。兴元元年,收京城,公异为露布,德宗览之泣下。公异夙与陆贽不协,时贽在翰林,闻帝誉公异,颇不悦。世多言公异不能事后母,既仕不归省。贞元中,贽当政,乃奏其状。诏赐孝经,罢归田里。竟坎坷以卒。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