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特(葡萄牙语:Tete)是莫桑比克太特省的首府,位于赞比西河畔,是莫桑比克境内四座跨越赞比西河的桥梁中的两座所在地。太特是莫桑比克中西部地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市,早在葡萄牙殖民者到来之前就是斯瓦希里人的商业活动中心。太特市坐落在500米高的高原上,是全国最热的地方之一。在当地的尼扬威语中,太特(或Mitete)意味着“芦苇”。太特的面积为149.3平方千米,根据2008年的数据,人口为155,870人。
历史沿革
太特地区在葡萄牙殖民时期之前就是一个重要的斯瓦希里贸易中心。葡萄牙人被当地首领拥有大量黄金财富的消息所吸引,于1531年在赞比西河上游建立了两个定居点,其中一个位于距离海岸420公里(260英里)的太特。蒙胡穆塔帕王国和金矿保持了自治状态,与葡萄牙人相对隔离。但在这片东非地区,葡萄牙的影响力足够强大,以至于能够存活到20世纪70年代的后三分之一。到了17世纪中叶,太特已经成为象牙和黄金的市场中心。1761年被赋予葡萄牙城镇特许权,1959年成为莫桑比克海外省的城市。在葡萄牙非洲的殖民战争和1974年4月里斯本的军事政变之后,莫桑比克在1975年正式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自然地理
太特位于500米高的高原上,拥有炎热的半干旱气候(柯本气候分类BSh),是莫桑比克全国最热的地方之一。
交通
太特拥有重要的交通设施,包括位于城市东北侧的奇戈齐机场(IATA: TET, ICAO: FQTT),该机场拥有一条2.4公里的铺装跑道。1973年由葡萄牙人完成、由埃德加·卡多索设计的萨莫拉·马谢尔大桥,是连接国家北部和南部的主要公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连接着津巴布韦和马拉维。2014年底,城市南部开通了第二座桥梁,允许前往赞比亚或马拉维的交通绕过省会。太特的桥梁、铁路上的多娜·安娜桥和位于卡亚的阿曼多·埃米利奥·格布扎桥是赞比西河下游唯一的桥梁。
经济
太特是一个工矿和交通中心,附近开采煤、稀有金属,还有铁、和石膏矿藏。西北约100公里处有卡布拉巴萨大型水电站。铁路通贝拉,赞比西河下游段自此始航。太特出口棉花、牲畜、皮革等产品。
人口
主要景区
太特拥有多个历史和文化景点,包括:
- 太特苏斯奔萨桥:跨越赞比西河联结太特市和莫阿丝,20世纪60年代末建成。
- 圣地亚哥勇士建筑:一座16世纪葡萄牙军事建筑。
- 波罗玛大教堂:距离太特城大约30千米,是莫桑比克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9世纪。
- 穆塔雷大桥:建成于20世纪初期,跨越赞比西河,是一座可以通过火车、汽车和行人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