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罗毓凤

罗毓凤(1910~1986年),满族人,1910年出生在阿拉善盟旗,是晚清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亲孙女,也是道光皇帝的五世孙女,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侄女。

其父溥僎锡封一等镇国将军,娶有三房福晋。在他的11个女儿中,罗毓凤排行第八,所以被称作八格格。1929年元旦,在布衣将军冯玉祥的撮合下,罗毓凤与时任青海省主席的孙连仲将军结为夫妇。孙连仲北上抗日后,罗毓凤组织眷属赴保定市前线慰劳将士,目睹伤员救治困难,遂在鸡公山创办“第九十四后方重伤兵医院”,并亲自参与救治,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她还成立难童教养院,收容孤儿,提供生活与教育环境,共救助近万名难童,成为战火中的避难所。1946年,国民政府给罗毓凤颁发了一枚胜利勋章。她于1986年2月23日逝世。

人物背景

罗毓凤是爱新觉罗·载漪长子溥僎的女儿,1910年出生在阿拉善盟旗。在家中,罗毓凤排行第八,所以被称作八格格。罗毓凤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天资聪慧,而且勤奋刻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除此之外,她还特别爱好京剧表演。

在幼年时期,罗毓凤的父亲和祖父相继去世,王公贵族的家道开始衰落。在她母亲的竭力主张下,全家人节衣缩食供给罗毓凤继续求学,她先后毕业于宁夏初级师范和甘肃高等师范学校。

1929年元旦,在布衣将军冯玉祥的撮合下,罗毓凤与时任青海省主席的孙连仲将军结为夫妇。

人物事件

罗毓凤与孙连仲将军结婚后,一直作为他的贤内助,相夫教子,与丈夫的戎马生涯相伴。孙连仲奉命率部北上抗日后不久,罗毓凤得知前方战事激烈,便迅速在留守的河南信阳鸡公山驻地组织了部队眷属赶赴前线慰劳前方将士。

1937年10月,罗毓凤发现由于前线条件限制,大批伤病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决心在后方建立一所医院,以救助为国流血的伤病员。

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罗毓凤立即赴汉口,向“万国红十字会”及各界人士呼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月余的筹备,国民政府有关部门也予以批准。于是在信阳鸡公山上一所西式楼房(萧家大楼)内,“第九十四后方重伤兵医院”正式成立了。

担心伤员沿途流血过多,罗毓凤又在鸡公山下车站(新店车站)设有一临时收容所,准备先予以包扎换药后,再用担架抬至山上院本部,做彻底的治疗。同时,她发动当地及东北流亡中学学生组织担架队。不久,罗毓凤被有关部门聘为医院院长。由于前线战事不断激化,伤员随之大增,本来预定千名之伤患医院,住院人数日渐增加,超出预计的设想。于是罗毓凤不得不在地板上和走廊中增加铺位,她则和全体人员改着军装,日夜监督,每逢伤患来时,必先在收容所将伤口加以清洗,换药,包扎,并供给稀饭、馒头等食物,先使其温饱,然后抬至医院检查治疗。

罗毓凤聘请大批男女学生,组织慰劳队,为伤患讲故事,写家信,教唱歌等,力争让每个人都鼓起满腔的热血为伤患服务。为了减少伤患死亡率,她又多方筹募,增设现代化的手术室。此举让每天10%的死亡率迅速减少到千分之几。恢复健康后的伤兵,均纷纷要求重返部队杀敌。凡出院归队的战士,罗毓凤每人分赠以“浴血抗战纪念章”一枚,以资鼓励。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鸡公山已成为前线,伤兵医院被搬迁到后方。

抗战胜利后,罗毓凤也回到祖辈生活过的故乡。她看到八年来被日寇蹂躏的北平城内,满目疮痍,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沿街乞讨的流浪儿童。有的竟至冻死饿死,十分凄惨。于是她借着格格回家省亲,必须拜见家族长辈的规矩,来到北平市城中的皇亲国戚家,逐一索求书画作品,并举办爱新觉罗氏慈善义卖展,用这笔钱,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在北平西四附近的平安里购买了一些房产,并且加以改建,成立了一个四维慈幼院,自己担任院长。

罗毓凤当年兴办难童教养院早就声名远扬。她不久就相继收到宋美龄等人发来的社会捐款,四维慈幼院也正常开办起来,近千名难童在这里得到救助。罗毓凤自己的孩子也在这里跟着一起长大。

1946年,国民政府给罗毓凤颁发了一枚胜利勋章,以表彰她在抗战中做出的特殊贡献。

家庭关系

罗毓凤是晚清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亲孙女,也是爱新觉罗·旻宁的五世孙女,父亲是一等镇国将军溥僎,丈夫是时任青海省主席的孙连仲将军。她生育有三男三女六个子女。儿子:孙鹏九、孙鹏程孙鹏万;女儿:孙少茹、孙幼茹、孙小茹。几个子女都受高等教育,大多数去国外留学。女儿孙少茹曾在意大利音乐学院深造,1963年获法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孙幼茹嫁给宋哲元的独子宋华玉,宋华玉很早就到美国读书,后来在美国外交部工作。小儿子孙鹏万在台湾成长,2005年,随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回大陆前往台儿庄区遗址参观。

参考资料

端王载漪孙女成立伤兵医院.人民政协网.2024-08-03

从清宫八格格到抗日女英雄,她的人生是大写的传奇.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03

「逸闻」清端王孙女“下嫁”民国将军.齐鲁壹点.2024-08-03

端王载漪孙女成立伤兵医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4-08-0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