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旧州城东侧偏南(今德州第一中学址),占地1.34公顷, 明永乐十年(1412)移建于此。
据1935年《德县志》载:“唐贞元元年(785年)建永庆、慈氏二寺。”。
寺庙简介
德州永庆寺(俗称大寺),是明清时期的德州境区最大的一座庙宇。据《德县志》记载,该寺建于唐贞元元年(785),由唐朝高僧卧云禅师创建,元代遭兵燹。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僧人古峰移建于德卫城内。景泰年间,邑人张惠重修,并作记略。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僧人妙熙募化再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寺内部分建筑改为山东省立第12中学。上世纪60年代后,该寺建筑开始遭到拆毁,到80年代时,原寺内建筑已荡然无存。2007年以后,永庆寺被移建于经济开发区晶华大道南端、大申庄新村路西处。现今仍香火旺盛。
明清时期的永庆寺,座落在德州城内喧哗角的东北角处,在德州旧州署(知州衙门)的后面,即现在德州第一中学处。该寺原占地约200余亩(含大寺广场、放生池等),寺院内古树参天,风景秀丽。主要建筑物都在中轴线上,主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间阁(俗称千佛阁)、钟鼓楼、东西配殿、净业堂等古建筑,在寺中东南面,有御碑亭一座,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皇帝南巡时在德州御书4种文字的(汉、满、蒙、藏)御碑,以宣扬他个人的文治武功。碑为汉白玉的正方形四面碑,汉、满、蒙、藏文字各占一面。天王殿的东南面有大铁钟一口,高2米多,底径1米多,满身铸有出资铸钟的善男信女名字,属元代遗物,现不知下落。
布局结构
永庆寺院落8进,房屋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佛像数千尊,是德州僧人为俗家做佛事的场所,也是冀鲁佛事活动中心。寺内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3间,山门左右供守护佛法的二天神-----哼、哈二将;对面有3间观音殿,供泥塑观音坐像。进山门10米处有3间“天王殿”,面阔13米,进深9米,正中供弥勒佛坐像,泥塑贴金,左右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像。殿后连接1间面北殿堂-----韦驮殿。
韦驮殿面对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在高1米、30米见方的砖石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3间,砖木结构。歇山单檐,柱、梁、檀、承托屋顶,斗、拱、昂、枋抱厦挑檐,前后辟门相通,装木制红色门,红色山墙,黄琉璃瓦盖顶;正中供释迦牟尼像,左接引佛,右药师琉璃光王佛,3佛均高达3米,铜质鎏金,盘坐于须弥座上。殿内东西山墙下各有罗汉9尊,都在木内。
永庆寺,殿内西南1尊貌似罗汉佛像。据说是转轮王像。正殿顶装“藻井”,亦名“玄罗”,系由无数木块衔接而成。沿前脊檀有透雕盘龙,栩栩如生,技艺高超,为古建筑中稀有结构。正中佛像后砖砌屏风,屏风后供佛3尊,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四周墙壁饰浮雕彩绘。
白玉石碑
永庆寺,殿前基座上有1米多高铜鼎和石狮,基座前有明朝以来历次修庙竖立的高大石碑数幢,详细记载着修庙的史实和施主姓名。院中有御碑亭1座,内有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皇帝南巡路经德州时亲笔写下的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汉白玉石碑-----四面碑。正殿前两侧有东西配殿各3间,西配殿供殷代太师闻仲,两旁有风、云、雷、电神立像。正殿后院是观音阁千佛阁,建于砖石砌筑基座上,面宽5间21米,进深3间13.5米,为双檐9脊顶双层砖木结构,黄琉璃筒瓦盖顶。
永庆寺,殿内供千手千眼佛像,像为铜质鎏金,数不清的大小手臂扇面形伸向四方,每个手心均有1只眼。阁上阁下有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佛像,都藏于1尺见方的佛龛内。千佛阁前两侧各有3间配殿,后有1所厅堂式的小佛殿“净业堂”,内有佛龛,供释迦牟尼坐像;另有卧佛一尊,是释迦牟尼的“涅盘”像。
最后院是僧人的禅房和宿舍,均系青砖青瓦,院内花木葱笼。院西北隅有土坯平房10余间,系佣人住所和仓库、碾、磨棚、牲口棚;东北隅置后大门,出入车辆。进山门向西,有1座建筑别致的佛殿,歇山挑檐,5脊筒瓦,面阔10米,进深7米,供释迦牟尼立像,称“檀像”;两旁立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和阿难陀像,均为木雕贴金。佛殿前有东西配殿各2间,殿后有3间砖瓦北房为藏经堂。进山门向东,有南房6间为小客厅,东房5间藏经箱(做佛事用的服装乐器)。院中有大铁钟1口,高2米、底径1米,系元代遗物。
1928年,原德县县长崔馨山将神像大部拆掉,把僧众赶往小关帝庙,改永庆寺为中山公园。1929年设山东省第十二中学于此。1946年德州解放,僧众还俗,永庆寺为德州中学。
文物保护
1952年改为德州第一中学。除大雄宝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其它建筑相继倒塌拆除。1971年大雄宝殿也被拆除。
2003年批准成立德州市佛教协会。
2004年元月,山东省宗教局同意异地修复永庆寺。
2007年8月,江苏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知客兼维那常妙法师,正式进驻永庆寺负责寺院的全面修建工作。
参考资料
德州永庆寺.中国园林网.2020-09-17
德州运河边的名刹.今日头条.2024-08-18
德州古运河文化及明清时期德州的三大名刹 .搜狐.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