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特勒琴
康特勒琴(芬兰语 kantele,爱沙尼亚语 kannel)是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主要流行于芬兰、爱沙尼亚和卡累利阿地区。这种乐器属于齐特尔琴类别,与俄罗斯古斯里琴、拉脱维亚考科勒琴及立陶宛康科勒琴有紧密联系,它们共同构成波罗的海索尔特里琴家族。
形态特征
康特勒琴由一个三角形共鸣箱和置于其上的琴弦组成。琴弦通常被调整为自然音阶,当受到拨动时,会产生类似钟声的独特声响。
分类
康特勒琴分为小型和大型两种类型。其中,五弦和十弦的康特勒琴被视为小型,其音域一般不超过两个八度。而大型康特勒琴则最少配备三十二根弦,能够达到三个或四个八度的音域。
文化背景
康特勒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芬兰古代诗歌中。在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中,有记录显示法师维纳莫宁使用狗鱼属的下颌骨和西伊斯的种马毛发创造了最初的康特勒琴。这只琴的声音如此优美,以至于吸引到了森林中的各种生灵。不幸的是,在一场暴风雨中,维纳莫宁失去了他的琴,于是他又利用桦木和一位少女自愿提供的头发重新制作了一把新的康特勒琴。随着基督教传入芬兰,维纳莫宁离开了卡勒瓦,将康特勒琴留给了当地的人们作为礼物。
参考资料kantele.爱问知识人.2024-11-01
用魔鬼的马尾毛制成的乐器,涨知识了!.搜狐网.2024-11-01
从零开始的康特勒琴入门教程(持续更新中).哔哩哔哩.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