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氏马尾杉(学名:Phlegmariurus fordii)是石杉科马尾杉属下的一个种,中型附生蕨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以及日本、印度(东喜马拉雅)、锡金等地。福氏马尾杉生长于海拔100~1700米的竹林下阴处、山沟阴岩壁、灌木林下岩石上。
形态特征
茎簇生,成熟枝下垂,一至多回二叉分枝,长20-30厘米,枝连叶宽1.2-2.0厘米。叶螺旋状排列。营养叶(至少植株近基部叶片)抱茎,椭圆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4毫米,基部圆楔形,下延,无柄,无光泽,先端渐尖,中脉明显,革质,全缘。孢子囊穗比不育部分细瘦,顶生。孢子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6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楔形,先端钝,中脉明显,全缘。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肾形,2瓣开裂,黄色。
物种学史
日本学者T. Nakaike (1982)及K. Iwatsuki (1992)将福氏马尾杉并入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engel (=Ph. hamiltonii (Sprengel) Ching)。然而福氏马尾杉叶片抱茎,无光泽,是一喜马拉雅一中国一日本种,而Ph. hamiltonii (Sprengel) Ching叶片上斜,有光泽,是一喜马拉雅一中国 (云南省西部) 种。
因考虑到本属现有一真正的“华南马尾杉”[Ph. austrosinicus (Ching) H. S. Kung et L. B. Zhang」, 本种的中名现拟为“福氏马尾杉”(台湾学者称之为“福氏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