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副教授,女,1959年7月。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四川省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食用菌协会会员、四川省食用菌协会会员。
人物经历
1978年3-1981年1月: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
1986年3月至1987年1月,四川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
1997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
2000年9月至2001年1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4年--,微生物学副教授。
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四川省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食用菌协会会员、四川省食用菌协会会员。
主要贡献
学术成果
1.黄山药毛状根培养及其活性成分产生的研究,2002-2004,四川省教育厅基础项目,主持;
2.菌根真菌在作物上应用效果的研究,1987-1992,绵阳市科委课题,主研人;
3.菌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1988-19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6主研人;
4.几种有毒蕈菌的生物学及栽培学,1996-1999,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年,第3主研人;
5.天麻杂交种选育基础的研究;2001-2004,四川省科委重点,3万元,第2主研人;
6.黄山药组培快繁、细胞培养及药用成分研究,2001-2004,校级课题,1万元,第2主研人;
7.法夫酵母虾青素高产菌株的选育与发酵,2001-2004,校级课题,1万元,第3主研;
9.优质、高产水稻新组合选育,2002-, 四川省十五攻关,3.5万元/年,第3主研;
10.杂交水稻不育系及新组合选取育,2002-,省教育厅,3万元/年,第3主研;
11.稻田双孢蘑菇黑疤病生物学特性研究,2003-2006,省科委重点,3万元,第3主研。
书籍著作
1.食用菌。农村实用技术系列教材。参编.1985;
2.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绵阳经专.1999;
3.种植定立体配套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参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4.生产实践技能指导。合作编写. 绵阳经专.1999;
5.作物生长环境。主编。四川省自学考试统编教材.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工业微生物生理遗传与育种实验指导。张玲。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2002。
论文期刊
1.康德灿,张玲,谢开科.TDP在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省微生物学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991.11:3;
2.张玲,冉成玺.VA菌根培养土的化学灭菌法研究。绵阳农专学报,1989.2:24;
3.冉成玺,张玲,钟世才。小麦接种VA菌根及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的研究。绵阳农专学报,1992.2:5;
4.张玲,冉成玺。繁殖VA菌根真菌的土壤化学灭菌方法的研究。土壤肥料,1990,6:47;
5.贺新生,张玲,李玉律。四川盆地西北部蕈菌资源。绵阳农专学报.1992,3:1-6;
6.张玲,冉成玺,苟兴军。接种VA菌根及花生根瘤菌对花生的影响。绵阳农专学报. 1992,4:;
7.贺新生,张玲,李玉律,钟德举。羊肚菌菌丝体的培养。资源开发与市场.1994,1:23-25;
8.贺新生,张玲,钟德举。侧耳属十四个菌株商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绵阳农专学报.1994,1:22-27;
9.贺新生,张玲,李玉律。杉木屑短袋浅沟栽培香菇技术。全国第五届食用菌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4:123;
10.贺新生,张玲。四川省袋栽毛木耳刀菌病害研究简报。食用菌学报.1995,2(2):44-47;
11.谢崇华,陈永军,张玲。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系列组合的应用。杂交水稻,1997,3:8-10;
12.段宁,张玲。作物育种学教改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绵阳经专学报,1999,4: 13.张玲,段宁。我校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几个问题。绵阳经专学报.1999,3:;
14.贺新生,张玲. Lepiota alba (Bresad.) Sacc的生理学特性和栽培研究。微生物学杂志.1999,2:17-22;
15.He Xinsheng ,Zhang ling .Studie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Cultivation of Lepiota
alb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ycorrhiza, Guangzhou,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浩室音乐 1998:121-125;
16.贺新生,康晓慧,张玲。白环柄菇及基商业化栽培技术。食用菌.2000,7:14-16;
17.段宁,苏培安,刘仁道,张玲。农业创新人才专业素质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绵阳经专学报.2001,1:68-73;
18.康德灿,张玲,林晓燕.TDP对酿酒微生物效应试验初报。工业微生物.2000,123-124;
19.贺新生,张玲。神经致幻型毒菌研究综述。省微生物学第11次学术年会会论文集汇编.2001,11:46;
20.段宁,苏培安,张玲。高等农业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新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01,7:14-17;
21.谭伟,张玲。温度、酸碱度及基质含水量对长根奥德蘑菌丝生长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01,4:75-78;
22.康晓慧,贺新生,张玲。双孢菇镰刀菌属病害的研究。植物保护.2002,1:11-15;
23.张玲,谢崇华,李卫锋。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杂交水稻2002,2:44-46;
24.陈波,张玲,贺新生。一株可作浓味纳豆生产菌株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食品科技.2002.3:13-14;
25.陈波,贺新生,张玲。折多山纳豆生产菌株分离与筛选。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5:24-26;
26.贺新生,康晓慧,张玲。稻田蘑菇半裸镰刀菌病病害的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2.4:22-26;
27.贺新生,张玲。中国斑褶菇属一新记录种――双孢斑褶菇。菌物系统.2002,21(3):454,;
28.康晓慧,张玲。危害双孢菇子实体的一种病源――顶枝孢霉病害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2,3:
75-77;
29.张玲,贺新生 Pleuroutus属二个野生种与一个栽培种之间亲和性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2,5:4-6;
30.贺新生,张玲。盐渍平菇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02,11:30-32;
31.贺新生,康晓慧,张玲。稻田蘑菇半裸镰刀菌病病害的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3.2:;
32.陈波,张玲,贺新生。用抗性筛选法选育γ-亚麻酸(GLA)高产菌株。微生物学通报.2003,1:53-57;
33.贺新生,张玲,何娟。酸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的腐败菌抑制效果研究。中国食用菌.2003,2:25-26;
34.张玲,桑娜·马林,李卫锋。生姜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Vol......2:173-175;
35.贺新生,张玲,何娟。酸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的腐败菌抑制效果研究。中国食用菌.2003,3:47-48;
36.张玲,贺新生。粪生裸盖伞P.merdaria的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培养试验。菌物系统.2003, 5:172-177;
37.贺新生,张玲,康晓慧,卢学琴.21种担子菌门的纯培养特征研究。菌物系统.2003,5:147-153;
38.贺新生,张玲,康晓慧,陈波,马林。试管出菇法测定杏鲍菇的交配系统。菌物系统.2003,22(2):329-334;
39.马林,张玲,李卫锋。黄山药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5:476;
40.张玲,贺新生。酸渍香菇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03,10:;
41.张玲。马铃薯的组织培养。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1:88-90;
42.马林,张玲,李卫锋。黄山药丛生芽诱导及时性植株快速繁殖。生物技术2004,2:53-54;
43.张玲,贺新生。重组实验内容,建立科学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实验研究与探索.2004,10:;
44.酸渍双孢蘑菇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核心).2005,7:29-32 张玲,贺新生;
45.黄山药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生物技术(核心).2005,3:73-74 张玲,马林,杨国涛;
46.杀虫剂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增刊. 张玲;
47.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5:58-59 .张玲,胡尚连;
48.红叶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60 马林,李卫锋,张玲。
获奖记录
1.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度,第6名;
2.V.A菌根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第6名;
3.应用细胞质融合技术选育食用菌优质新品种,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度,;
4. V.A菌根真菌在作物上应用效果的研究,绵阳市,科技进步3等奖,1992年度, 第2名;
5.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度, 第4名;
6.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应用,绵阳市,科技进步1等奖, 1996年度, 第5名;
7.绵恢501系列组合的推广,四川省教委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1996年度;
8.型新不育系CA的选育与应用,绵阳市2001年度科技进步3等奖, 第5名;
9.农业创业人才素质结构培养模式研究,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2002 ,第2名;
10.籼型新不育系CA的选育,四川省人民政府,200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名;
11.2001年度,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园丁奖;
12. 2001年,绵阳市,第五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13. 2001年度,绵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