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庙水库

莫力庙水库(英文名:Molimiao Reservoir,曾用名:青年水库、敖伦诺尔水库、敖伦敖尔水库)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胜利乡西辽河旁侧,是一座以防洪、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沙坝水库,也是自治区最大的沙漠水库。

莫力庙水库设计为年调节水库,库区占地面积120平方公里,库容1.92亿立方米(原设计库容1.5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40平方公里。工程主体由主副坝、引水渠和泄水涵洞组成,其中主坝长6420米,最大坝高11.21米,坝顶宽度7-30米。1958年3月,莫力庙水库开工兴建。1959年3月,水库完工,当年蓄水成湖。自1990年起,因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水库的水位下降。2002年,莫力庙水库成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水库完全干涸。2011年7月下旬,由于暴雨引发山洪,致西辽河等水位暴涨。通辽市水务、防汛部门在抗洪同时,将适量洪水存入河道与水库。截至9月,莫力庙水库储洪3000多万立方米。2021年,莫力庙水库首次通过人工调度进水。2025年6月30日,莫力庙水库通过引绰济辽工程成功引水。

莫力庙水库生态资源丰富,拥有25种鱼类、164种鸟类(含国家一级保护珍禽2种、二级保护珍禽12种),以及甘草、草麻黄益母草等药用植物。同时,该水库还有莫力庙、八柳坪、碧莲池、响水桥、龟池岛、南洋半岛、燕窝群岛、北冰洋水上餐厅等沙湖八景,蒙古包群和全鱼宴席等地方特色。此外,莫力庙水库曾被评为自治区旅游先进集体。

名称由来

莫力庙水库在施工期曾称青年水库、敖伦诺尔水库,到施工后期由于距库区东10公里处有一座清代修建的喇嘛庙——莫力庙,因此水库以此命名为莫力庙水库。

历史沿革

1958年3月,莫力庙水库开工兴建。1959年3月,莫力庙水库完工,当年蓄水成湖,转年开闸放水灌溉农田。1960年9月,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来莫力庙水库视察。1961年8月,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叶圣陶、老舍、吴祖湘、梁思成林风眠谢稚柳等参观水库,盛赞沙漠水库“毕倚虹灌四野,从此稻粮多”。

自1990年起,因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莫力庙水库的水位下降。1997年12月10日,经过市人民政府(现科尔沁区政府)批准,莫力庙水库被确定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莫力庙水库成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次年年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全部完工。2004年,水库完全干涸。2011年7月下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和通辽市部分地区连降大到暴雨,雨水引发上游地区山洪下泄,致使老哈河西辽河等河流水位暴涨。通辽市水务、防汛等部门在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时,还把适量洪水存入河道与水库中。截至2011年9月,莫力庙水库储洪3000多万立方米。

2015年末,环莫力庙水库沙坝一周而建的莫力庙沙湖环湖国际自行车赛道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莫力庙水库首次通过人工调度进水182.6万立方米。2025年6月30日,干涸21年的莫力庙水库通过引绰济辽工程成功引水。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莫力庙水库地处西辽河旁侧,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胜利乡境内,距通辽市43千米。地理位置北纬43°31′,东经121°48′。水库库区占地面积120平方公里,库容1.92亿立方米,水面40平方公里。

地形

莫力庙水库地处风积、冲积平原,自西向东倾斜,地表起伏不平,区内分布沙坨、坨间洼地及半固定沙丘。

气候

莫力庙水库库区气候属温带季风草原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6.2摄氏度,年无霜期150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40毫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20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4.0米每秒,最大风速达29米每秒,多年平均水厚0.7米,冻土深5米。

水文

莫力庙水库水质属中等矿化度,为弱碱性水。

莫力庙水库自1984年以来库区水体覆盖总范围为2629.37公顷。1984-1997年,水体面积在2016.73±305.23公顷之间波动。1998-2003年,西辽河地表水资源量下降。1999年,库区水体总范围内开始出现耕地。自2004年起,莫力庙水库彻底干涸。2021年,莫力庙水库首次通过人工调度进水182.6万立方米。2025年6月30日,随着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兴安盟绰尔河的水流通过391.036公里的干线输送,进入已干涸21年的莫力庙水库。

生物资源

莫力庙水库的生物资源丰富,有鱼类25种,其中土著鱼类19种,放养鱼类6种;鸟类164种,分属17目41科,其中夏候鸟39种,旅鸟118种,冬候鸟1种,留鸟6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珍禽2种,即丹顶鹤白鹳,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禽有大天鹅蓑羽鹤大鸨等12种。每到繁殖季节成千上万的崖沙燕及迁徙季节的旅鸟云集保护区内。

莫力庙水库有其它野生动物15种,哺乳动物10种,其中兔狲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两栖纲3种,爬行纲2种。截至1998年,其保护区内现有植物37科计118种,主要药用植物有甘草、草麻黄益母草等。

工程结构

莫力庙水库由主副坝、引水渠和泄水涵洞3部分组成。

大坝

大坝为透水坝基上均质粉细砂坝,主坝长6420米,最大坝高11.21米,坝顶宽7-30米,迎水坡1:7~1:20,背水坡1:3~1:4,齿墙深3米。副坝6座,总长4800米。坝体和坝基土质均为疏松而均匀的细砂和中砂,抗风浪冲刷能力很差。

引水渠

引水渠长12.2千米,穿越沙坨进入库区,最大引水量50立方米每秒,引水闸为开敞式宽顶堰,共9孔,单孔净宽2米,堰顶总宽30.4米,最大分洪流量200立方米每秒,正常引水能力150立方米每秒。

泄水涵洞

泄水涵洞为竖井双孔涵洞,建在大坝中间,洞长44米,洞身2.3米×2.3米(高×宽),最大泄流量82立方米每秒。泄水渠即莫力庙灌区引水渠,为渐变断面,首端宽40米,末端宽30米。

设计参数

参考资料:

作用与价值

防洪

莫力庙水库承担西辽河总办窝堡水利枢纽的分洪任务,防洪保护通辽市城区28万人、农村43万人生命财产及近6.67万公顷农田、通辽电厂等主要工厂,以及通让、通霍、通大、通郑、通京、通集6条铁路干线和303、111公路干线。

城市供水

通辽市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均以开采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由于经济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以通辽市东郊为中心的地下水区域下降漏斗。因此在城市供水水资源规划中将莫力庙水库作为通辽市城市重要供水水源地,保证率95%时每年可向城市供水4000万立方米。

农业灌溉

莫力庙水库还向下游莫力庙灌区供水,有效灌溉面积2.8万公顷。灌区内土地平坦肥沃,作物以玉米为主,其次是高粱、小麦、谷子、大豆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蓖麻等。

生态改善

莫力庙水库库区有万亩人工森林、千亩成材林、百亩果园,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而且每年可产出各类水果2.5万千克。库区及周边地区有獐狍野鹿、狐獾野狼、山禽野兔等出没,生态环境亦得到改善。

渔业

莫力庙水库自产名贵鱼种大银鱼鳖科万蟹楼大闸蟹等均为品质优良的天然绿色美味。截至1999年,水库有养鱼水面3.6万亩,已利用1.5万亩,加上预备库已利用养鱼水面为2.1万亩,平均年产鱼9.5万公斤。

文旅信息

文化

1961年秋,作家叶圣陶应乌兰夫的邀请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到通辽市莫力庙水库参观。叶老给莫力庙水库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1961年秋,作家老舍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应邀来内蒙古自治区参观考察。参观哲盟莫力庙水库时,看到以沙作坝建成的水库,老舍被人民群众巨大的创造力感动了,随即赋诗二首:

旅游

莫力庙水库所在景区于1987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凭借独特的"沙湖八景"(包括莫力庙、八柳坪、碧莲池、响水桥、龟池岛、南洋半岛、燕窝群岛和北冰洋水上餐厅)以及蒙古包群、全鱼宴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该景区有五大餐厅和餐饮一条街,一次可接待2000人就餐。沙湖备有大型游船、摩托快艇、脚踏船等供游人乘坐观光。北冰洋浴场和湖湾沙滩水清沙净,是游泳、沙浴的好去处。此外还有歌舞厅、露天舞场、商贸街等游乐设施。

莫力庙自行车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道建设在环莫力庙水库沙坝一周,是按国际标准建设的自行车赛道,耗资4.8亿元、全长28.8公里、宽10米,于2015年末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赛道既能满足专业骑手的比赛要求,也为骑行爱好者和休闲游客提供了欣赏湖光沙色的绝佳场所。此外,随着引绰济辽工程的实施,莫力庙水库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对莫力庙水库生态改善、旅游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未来,此处或将开发更多水上休闲项目,如泛舟、垂钓、湿地观光等,进一步丰富游客的体验。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文化百科|莫力庙水库.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1

莫力庙水库储洪3000万立方米.中国台湾网.2025-07-01

亚洲最大沙漠水库:位于内蒙古,因一座清代喇嘛庙而得名.百家号.2025-07-01

【内蒙古之最】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内蒙古新闻网.2025-07-01

亚洲最大沙漠水库迎来西辽河水:位于内蒙古缺水城市,曾干涸8年.新浪看点.2025-07-01

【莫力庙水库】探秘莫力庙:等你来赴一场水与沙的浪漫之约.科尔沁区人民政府.2025-07-01

通辽绰尔河水抵达莫力庙水库.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5-07-01

莫力庙水库碧水重现.百家号.2025-07-01

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 蒙东地区缺水困局迎来历史性转机.微信公众号.2025-07-01

内蒙古通辽市10个景区景点你去过几个?.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1

邀世界冠军 助家乡发展.百家号.2025-07-01

名人眼里的内蒙古——莫力庙水库.实践杂志社.2025-07-01

莫力庙水库沙湖旅游区.内蒙古区情网.2025-07-01

从绰尔河到西辽河的世纪之约——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特别报道.百家号.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