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豆腐柴(学名:Premna fohaiensis)是马鞭草科豆腐柴属下的一种直立灌木至乔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叶片纸质,长14-18厘米,花果期为5-7月。
形态特征
勐海豆腐柴为直立灌木至乔木;幼枝、叶柄及花序均被黄棕色卷曲绒毛,老枝灰黄色,无毛,有细小皮孔。叶片纸质,广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4-18厘米,宽7-9.5厘米,全缘,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形,表面干时黑褐色,密被伏刺毛,老则渐疏,背面茶褐色,幼时密被长短不等的绒毛,老则渐疏,成伏毛状,均在主脉及侧脉上较密,侧脉7-9对,几平行地斜向上伸展,近叶缘汇合成不明显的网结;叶柄长3-4.5厘米,有沟。聚伞花序在枝顶排成伞房状,长5-8厘米,宽8-13厘米;花萼杯状,长约1毫米,有柔毛和细小黄色腺点,顶端有4齿,裂齿卵圆形;花冠黄绿色,长约2毫米,4裂,裂片长圆形,向外开展,花冠管长约1.5毫米,除近喉部以上有一圈柔毛环外,余均无毛;雄蕊4,几等长或2枚稍长,开花时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顶端有黄色腺点。果实倒卵球形,成熟后紫黑色,疏生淡黄色腺点。
生长环境
勐海豆腐柴多生于海拔1450-1760米的森林中。
分布范围
近种区别
勐海豆腐柴近似思茅豆腐柴P.szemaoensis P'ei,但后者花萼顶端几截平,或稍成二唇形,每唇2微裂,很少有一唇3微裂;叶柄脱落后,在枝上留有隆起的圆形或半圆形叶痕。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