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古逸丛书

《古逸丛书》是一部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由黎庶昌在日本编辑精刻的丛书,共26种200卷。该丛书是由驻日公使黎庶昌委派随员杨守敬广事搜集散见于日本的濒临绝灭的中国典籍而成。它开创了抢救、保存、再现、傅播我国珍贵古籍事业之先河。商务印书馆在1919年继承了黎姓未竟之功,继续出版该丛书。该丛书共有26种,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医学、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介

黎庶昌,字斋,贵州遵义人,我国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光绪七年(1881年)起担任清代驻日公使。在此期间,以文章辅外交,与日本朝野士大夫中精于汉学者相结纳,文酒酬酢,得阅日人所著《经藉访古志》,从而知道我国散逸日本经籍之大概,愤而决意不惜重金搜求。旋以钦差大臣身份,入皇室秘阁搜尽吾国散逸经籍借阅;随员杨守敬,湖北宜都人,亦日日物色于坊市,收获亦丰。明治维新日本对古典汉籍不太重视,杨守敬得以大量购入汉籍,不到1年便收集到3万余卷。先生独具慧眼,披沙拣金,得二十六种,凡二百卷,名曰《古逸丛书》,嘱杨守敬专责监刻;日本雕工以木嘉平刻工最精,遂选之。先生耗三年薪俸积余,举银一万八千两,督印大百部,悉运还国,时朝中显要,学界名物,皆为之惊叹不已。此书为数代学人所推崇。杨守敬在日本所购汉籍在其死后被国家买走,现在一部分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一部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