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名山街道

名山街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东部,是玉州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辖区内包括4个社区(名山区、绿杨、五里桥、旺瑶)和4个行政村(太阳、二泉、朱砂、腾扬),以及157个村(居)民小组,170多个中直、自治区直、市直和区直单位。名山街道面积53.5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名山街道常住人口为182740人。名山街道现有党支部23个,村(社区)党委1个,总支4个,中共正式党员1095名。名山街道通讯、交通发达,移动玉林分公司、联通玉林分公司、邮政枢纽及市广播电视中心均座落在辖区内,一环路、二环路(市迎宾大道)、324国道贯穿整个辖区,各行政村(社区)均有四级公路到达。商贸餐饮业发达,汽车贸易一条街、广场东路餐饮一条街、摩托车市场、建材市场、家私市场座落在辖区内。

建置沿革

清代时期,名山街道境域属六厢、东凝二乡,属鬱林州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名山乡,鬱林县。

1958年9月,设跃进公社,属玉林县。次年4月,跃进公社改为名山公社。

1984年10月,名山公社撤改为名山乡,属玉林市

1989年,名山乡设12个村公所。

1990年12月,名山乡改为名山镇

1997年,名山镇改属玉林市玉州区

2005年7月,名山镇改为名山街道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名山街道地处玉州区东北部南流江北畔,东与茂林镇为邻,南与南江街道隔江相望,西南与玉城街道相连,西与城北街道接壤,北与北流市大里镇、新圩镇毗邻,总面积53.5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名山街道地处玉林盆地东北部,地势大部分较平缓,辖区东北部因处盆地边缘,所以有少许岗地和低丘。最高的挂榜山海拔262米,最低的下瑶岭村海拔74米。

气候

名山街道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处热带北缘,其特点是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夏长冬短,一岁之间,暑热过半,冬暖无雪,偶有低温霜冻;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夏湿冬干,春雨连绵,夏季台风暴雨较多;日常气温随晴雨变化,多年平均气温22.2℃,1月平均气温13.4℃;7月平均气温28.5℃,无霜期年平均3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69.9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02.9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574.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8.3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6月最多。

水文

名山街道境内河道属南流江水系,自东至西的南流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独自流入大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境内河道长8千米,自北向南流经西陲的清湾江属一级河,是南流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境内河道长7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名山街道有耕地面积1.94万亩,人均0.45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名山街道下辖5个社区、8个行政村:名山社区、绿杨社区、旺瑶社区、五里桥社区、石棠社区、长望村、大村、和睦村、榕楼村、太阳村、二泉村、朱砂村、腾扬村。

截至2020年6月,名山街道下辖10个社区、4个行政村:五里桥社区、名山社区、旺瑶社区、绿杨社区、石棠社区、和睦社区、榕楼社区、长望社区、大囊社区、金桂丽湾社区、太阳村、腾扬村、朱砂村、二泉村;办事处驻绿杨社区崇高街23号 。

人口

2011年末,名山街道辖区总人口4308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438人,城镇化率61%,另有流动人口780人,总人口中,男性21397人,占50%,女性21690人,占50%,全部为汉族

根据2021年6月玉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名山街道常住人口为18274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名山街道财税总收入7827万元,比上年增长32.26%,其中财政收入57万元,地税收入4720万元,国税收入305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6元。

农业

2011年,名山街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9667吨,人均224千克;蔬菜种植面积1.81万亩,产量32917吨,主要品种有冬瓜、马铃薯、白菜、西红柿、花豆等,其中冬瓜17200吨,马铃薯14000吨,西红柿200吨,荷包豆3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2万头;牛饲养量600头;家禽饲养量20万羽。

工业

2011年,名山街道工业以化工、造纸、铸造、机械加工建筑材料制造、食品加工、饮料生产为主,工业总产值达到29.05亿元,拥有工业企业167家,职工138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国内总产值的33%。

商贸

2011年末,名山街道有商业网点214个,职工1284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0.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3%。

金融

2011年末,名山街道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名山街道有幼儿园49所,在园幼儿5345人,专任教师197人;小学12所,在校生4835人,专任教师2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463人,专任教师2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有自治区属高校1所,市属高中1所,教育经费达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6%,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4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1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名山街道文化站1个,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文化专业户6个;公共图书室8个,藏书2

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名山街道主要医院有市红十字会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街道和社区(村)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卫生院1个,门诊部1个;病床30张,属公立卫生机构床位,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6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4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34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503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名山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8户,人数112人,支出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65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5户,人数1477人,支出169.9万元,比上年增长81%;月人均64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8人;农村医疗救助119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480人次,共支出5.06万元,比上年增长6.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74万元,比上年增长41%;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站)2个;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9377人,参保率56%。

交通

名山街道境内有国道(G324)等道路过境。

地名由来

名山街道,因辖区的名山村而得名。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