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牙特・乌格齐(1374年-1408年),男,又名鬼力赤。
明建文四年(1402年),鬼力赤(布里牙特·鸟格密)杀孛儿只斤·坤帖木儿,自立为汗:由于相传他并非元帝后裔,各部不服,鬼力赤遂放弃元之国号,称蒙古,明朝则称其为鞑靼。
据《蒙古源流》记载,在15世纪初期,被认为是篡位且非蒙古黄金家族成员的是柯尔克孜族乌格齐・哈什哈,也就是布里牙特・乌格齐,即《明史》中所提到的鬼力赤。乌格齐・哈什哈还是瓦剌首领,与《明史》中的猛可帖木儿相对应。不过,《蒙古源流》指出,乌格齐・哈什哈于1410年去世后,其儿子额色库汗即位,这和《明史》的记载有所不同。《突厥系谱》则称布里牙特・乌格齐是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后裔乌鲁克特穆尔,是蒙古瓦剌的首领。
人物生平
建文元年(1399年),元帝额勒伯克安排猛可帖木儿的下属马哈木管理卫拉特各部,这一举措引发了原本统辖卫拉特的猛可帖木儿的不满,于是猛可帖木儿起兵,并将额勒伯克杀害。借此机会,卫拉特摆脱了元朝皇帝的统治。
卫拉特部是定居于森林中的蒙古族,也被称作“林中百姓”。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卫拉特贵族就和元朝皇室世代通婚,男子迎娶公主,女子嫁给皇室成员,堪称“世联戚碗”,在当时权势显赫。
鬼力赤发动政变后先立坤帖木儿为傀儡,三年后(1402年)又将其杀死。鬼力赤被阿鲁台等拥立为大汗。阿鲁台是阿苏特部人,阿苏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伊朗人,起源于高加索西部的亚速海,因蒙古西征而进入四川省和蒙古高原,元朝时期就有几个完全由他们组成的军团。
鬼力赤称汗后封阿鲁台为太保、枢密院知院。1403年3月(明永乐元年二月),朱棣遣使致书鬼力赤及阿鲁台等诸大臣,要求“可汗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之后分别在同年8月(明永乐元年七月)、1404年5月(明永乐二年四月)、1406年1月(明永乐三年十二月)、1406年4月(明永乐四年三月)、1407年11月(明永乐五年十月)派出使臣要求与蒙古通好,可鬼力赤一概不予理睬,有时还拘留使臣。同时又与卫拉特(瓦剌)相攻杀。并于1405年毒杀了想投靠明朝的元朝朱楧安克帖木儿。在此期间阿鲁台却多次向明使表示了“归诚之心”,朱棣于1406年6月(明永乐四年五月)派出专人与之联系,阿鲁台则在1408年1月(明永乐五年十二月)遣回族使臣哈费思(哈菲兹)至明王朝进行“且奏求药”,并得到了满足。
1407年(明永乐五年),鬼力赤被传非黄金家族后裔(鬼力赤实际是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后裔),又改变政策向明朝示好,想得到明朝支持以方便打击卫拉特,这引起部下不满。阿鲁台看到鬼力赤已失去威信便于次年将其暗杀。同年冬,阿鲁台又拥立孛儿只斤·本雅失里为孛儿只斤·蒙哥,本雅失里封阿鲁台为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