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第二中学,原名“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创建于1938年10月,是青藏高原区域第一所现代化意义上的正规中学。
历史沿革
西宁市第二中学,(原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是西宁市的重点中学。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始建于1938年,最早的名称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
上世纪初,英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中国教育基金,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该董事会经考察在西宁城西贾小庄置地113亩建立了一所中学,始有“湟川中学”之名。
1943年,学校移交当时的中央教育部,改名“国立湟川中学”直至西宁解放(1949年9月5日)。
1950年3月,以湟川中学为基础,并入了“省立西宁中学”和西宁女子师范学校的初中班,定名为青海省西宁第一中学。
1958年,由于进行学制改革实验,改为青海省实验中学。
1962年初,学校划归西宁市领导,遂更名为西宁市实验中学,至9月14日,又改名为西宁市第二中学。
1984年9月1日,复名为青海湟川中学。到了本世纪。2002年,西宁市政府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名校效应,将位于苏家河湾的原青海省电力学校整体移交给湟川中学,成立“青海湟川中学海湖路分校”。
2005年正式命名为“青海湟川中学”,而原南川西路的湟川中学则更名为“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加上位于刘家寨2003年新建的“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共同形成了“青海湟川中学办学集团”。
2014年12月,为准确定位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校区域性特点,切实消除“分校”给学校带来的不利因素,在尊重历史沿革的前提下,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更名为"西宁市第二中学”。
多年来,无论西宁市第二中学(原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都一贯遵循“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坚持“育人、业精、笃行、爱生”的教风,倡导“诚实、砺志、刻苦、尊师”的学风,在西宁市的教育教学中以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办学指导
在西宁市第二中学(原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一贯遵循“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坚持“育人、业精、笃行、爱生”的教风,倡导“诚实、砺志、刻苦、尊师”的学风,在西宁市的教育教学中以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该校的制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师范性中学。为完成这个目标该校将努力创建“三优”(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校风、优质的教育),实现“五个一流”(领导班子一流、办学条件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质量一流)。
办学理念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继续发扬“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真、善、美”,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和谐全面发展。
高考状况
近年西宁市二中学高考状况
2014年
理科,一本率为97.45%,二本上线率为99.63%,本科率为100%。
文科,一本率为91.84%,;二本率:97.96%;本科率为100%。
2013年
理科,一本率98.89%,全市排名第二。
文科,一本率100%,文科一本率全省第一,总分全省第二。
2012年
理科报考人数为248人,一本上线人数为234人,一本率为95.56%,列全省第二;二本上线人数为98.79%,列全省第一本科率为99.60%,人均总分484.29,列全省第二。
文科报考人数为48人,一本上线人数为45人,一本率为93.75%;本科率为97.92%,人均总分均列全省第二。
2011年
文科报考人数为46人,一本上线人数为40人,一本率为86.96%,本科率为100%,人均总分489.72,列全省第一,其中邓澄婕同学以556的总分列全省第七名,有17名学生进入前全省前百名。
理科报考人数为257人,一本上线人数为233人,一本率为90.66%,本科率为99.61%,人均总分454.66,人均总分和一本率均列全省第二。我校高三(2)班学生师维康以优异的成绩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
校园环境
学校地址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一号
邮编:810012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团中央全国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教育部全国第二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并连续四年获得西宁市“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人民网.2024-03-29
青海最有历史的18所学校!看看有你母校吗.西海都市报.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