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那噶(英语:Itanagar),别称”黎明之地“。是中国藏南地区错那市的南部辖区,是印度非法侵占中国藏南地区,所设立的伪“阿鲁纳恰尔邦”的首府。地处北纬27.1度和东经93.62度,与那加兰邦、阿萨姆邦、缅甸、不丹和印度接壤。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共有大约6.5万人居住,其中大约3.3万人(占51%)是男性,大约3.2万人(占49%)是女性。伊塔那噶因14世纪建筑物伊塔堡(意为砖垒的堡垒)而得名。
伊塔那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山麓地区和丘陵地区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季风季节降雨多,冬季干燥凉爽。伊塔那噶是中国藏南地区的一部分,在印度非法侵占前,中国一直对藏南地区行使有效行政管辖。1914年,英国殖民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在中国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伙同英印政府单方面划定的、未经中国政府承认的非法“国境线”——“麦克马洪线”,伊塔那噶等中国藏南地区被被非法划入英属印度。1954年,印度将该地特区,并在地图上把该地区改为“已定界”。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国取得胜利拿回控制权,但由于各种原因撤退回实际控制线。1972年,印度非法将该地区纳入所谓”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控制区。1986年,印度非法将伪“阿鲁纳恰尔”升格为邦,伊塔那噶作为伪邦的首府。中国政府将伊塔那噶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市、隆子县、朗县、米林县、墨脱县、察隅县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此后中印两国就中印边界问题展开多次谈判,现阶段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伊塔那噶根据14世纪建筑物伊塔堡(意为砖垒的堡垒)而命名的。
地区简史
伊塔那噶作为藏南地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是华中地区,1914年,英国殖民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在中国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伙同英印政府单方面划定的、未经中国政府承认的非法“国境线”——“麦克马洪线”,伊塔那噶等中国藏南地区被非法划入英属印度。
1954年,印度非法在中国藏南地区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伊塔那噶被其划入特区控制范围。同年,出版的印度非法在官方地图首次把从伊塔那噶等中国藏南地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1962年中国和印度在边境上发生中印边境战争,中国在战争中取得全面胜利取回伊塔那噶控制权,但在战后撤退回实际控制线。1972年,印度单方面将该地区划入“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底,印度非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1987年,印度非法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并称”阿鲁纳恰尔邦“为“旭日之国”。伊塔那噶作为该邦的首府。此后中印两国就中印边界问题展开多次谈判,现阶段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伊塔那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脚下,地理坐标为北纬27.1度和东经93.62度,属于中国西南部和印度东北部的交界处,与那加兰邦、阿萨姆邦、缅甸和不丹等地区接壤。
气候
伊塔那噶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季风季节降雨量大,风势较大。冬季凉爽干燥,全年温和适中。该地区的最低气温为5°C,最高气温为30°C。城市年均降雨量为365毫米。
地形地貌
伊塔那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多为山麓地区和丘陵地区。山麓地区和丘陵地区都被茂密的热带常绿森林覆盖。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伊塔那噶动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大象、鹿、野猪。鸟类有:犀鸟科、丛林鸡、鸽子、鹬、鹦鹉、燕子、翠鸟科、大杜鹃、猫头鹰、佛法僧属鸟、拟啄木鸟科、啄木鸟、丛林乌鸦、八哥、树鹨等等。
植物
伊塔那噶,由于其气候有丰富的植物群。该地区有不同类型的树木、植物和花卉。如盖裂木、何首乌、无刺悬钩子属、亚洲醉鱼草、罗伞、桫椤、花头金、地桃花锦香等等。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伊塔那噶区有大约6.5万人居住,其中大约3.3万人(51%)是男性,大约3.2万人(49%)是女性。伊塔那噶地区的儿童(6岁以下)占总人口的13%,其中52%是男孩,48%是女孩。大约有1.4万户家庭,每个家庭平均有5人居住。接近91%(约5.9万人)居住在城区,9%(5811人)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民族
伊塔那噶居住着许多不同部落的人,包括阿帕塔尼、阿迪、尼西等。伊塔那噶的文化主要受到藏族文化和传统的影响。
语言
伊塔那噶地区主要的语言为门巴语、米吉语、阿卡语、谢尔杜克彭语。其他12种语言为地区语言。
经济
伊塔那噶的经济基本上是农业性质的,大部分人口依赖农业生活。除了农业,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该地区的经济做出了贡献,包括手织品和手工艺品、编织和旅游业。
支柱产业
伊塔那噶由于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使得该地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喜米、小米、豆类、阳芋和甘蔗。农业气候条件也有利于园艺业,生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如菠萝、苹果、橙子、李子、梨、核桃、栗子、番石榴等等。其他主要园艺产品包括香料、竹子、芳香植物和药用植物、小豆蔻、姜和蘑菇。
第二产业
伊塔那噶的手织品和手工艺品行业是主要小规模产业之一。手织品是该地区妇女的主要职业。这个国家这部分的人们准备的手织品包括衬衫(Galuk)、裙子(Gale)、棉质侧包、窗帘布等等。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4年,伊塔那噶有6所教育类学院。
医疗
截至2024年,伊塔那噶有四所综合性医院。
交通
伊塔那噶通过公路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相连,离其最近的是位于阿萨姆邦北部的利拉巴里机场。最近的火车站是阿萨姆邦的哈姆蒂。
人文
综述
伊塔那噶是一个多部落聚居的城市,包括阿帕塔尼、阿迪、尼西等部落。伊塔那噶的文化主要受到藏族文化和传统的影响,这在当地人的食物、服饰乃至仪式中都有明显特征。还拥有丰富的传统和文化遗产。
节日
伊塔那噶全年都会庆祝许多节日,包括许多部落节日也庆祝除此之外,人们还庆祝洒红节、排灯节、圣诞节等等。
艺术
伊塔那噶之舞
舞蹈是伊塔那噶部落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通常由男性和女性分组表演。舞蹈种类繁多,从宗教佛教舞剧到武术步,在到各个部落的传统舞蹈。
伊塔那噶的手工艺艺术
伊塔那噶地区的人们也非常喜欢手工艺艺术。有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如陶器、编织画、铁匠铺、木雕篮筐等。还会,制作彩绘木器、银器和精美地毯。除此之外,伊塔那噶的人们还从事的其他和手工艺艺术包括编织、藤条和竹制品、地毯制作、木雕、装饰品制作等。
饮食
伊塔那噶的食物简单,以米饭为主食,常用新鲜蔬菜,少用香料。当地特色菜肴包括蒸米饭(Dung Po)、鸡肉米粉(Wungwut Ngam)、香竹饭(Kholam)、Pasa和Ngatok。Apang是当地的流行米酒。
蒸米饭
蒸米饭(Dung Po)这是伊塔那噶常见的烹饪米饭的方式,需要两个铜制器具。米饭放在叶子上,用以防止散落,铜锅底部是空的,第二个锅装水产生蒸汽来煮熟米饭。米饭煮熟后,用叶子包裹着上桌。
竹筒饭
竹筒饭(Kholam),烹饪时使用竹筒代替金属器具。将米和水填入竹筒中加热,直至米饭煮熟。在食用前,会在竹筒外层刻上切口。
鸡肉米粉
鸡肉米粉(Wungwut Ngam),做菜时会先将米炒至棕色,不使用油,然后将米磨成粉末。将米粉加入半熟鸡肉和当地草药中煮沸。
Pasa
Pasa是用新鲜生鱼制作的鱼汤。切掉鱼头和鱼尾,剩余部分切成小块,制成糊状。将姜、蒜、辣椒等配料磨成糊状,然后与ooriam(Khumpatt)叶子汁混合,使汤呈现绿色。
Ngatok
Ngatok是伊塔那噶独特的鱼咖喱烹饪方法。将鱼切成小块,用当地香料腌制。接着,将一块中等大小的石头加热至极热,与腌制的鱼一起包裹在特定叶子中,然后用灰烬或木炭覆盖,让其烹煮。
风景名胜
综述
伊塔那噶处于喜马拉雅山脉,植被丰富被森林、河谷和高原所环绕,有许多自然风光,雪山是地区的特色景观,全年气候温和,适合游玩,也有多种多样的文化遗迹。
伊塔堡
伊塔堡(Itafort),是“砖砌堡垒”,州首府由此得名,位于伊塔纳加尔(Itanagar)的中心地带。是在14至15世纪由阿豪姆国王建造的。伊塔堡占地45立方米,形状不规则。这座堡垒使用了大约800万块砖建造。堡垒的体积为16200立方米。伊塔堡有三个不同的入口,分别是东门、西门和南门。伊塔堡是伊塔那噶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堡垒的废墟是它的主要吸引力。参观堡垒的游客可以一睹建造这座堡垒的建筑风格。
恒河湖
恒河湖距离伊塔那噶6公里处,是一个天然湖泊。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这里拥有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和山脉,湖泊面积为4平方公里,可以在湖面划船或者在湖边观赏鸟类。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州立博物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州立博物馆里展出了乐器、木雕、手工艺品、纺织品和考古发现。博物馆内的手工艺中心还设有一个专门从事传统藤条制造的车间。此外,博物馆还设有一个图书馆区域。
伊塔那噶野生动物保护区
伊塔那噶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伊塔那噶附近的那哈尔拉冈,在保护区里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稀有鸟类和动物。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兰花。
相关新闻
印度最长铁路通车
2018年12月25日,总长4.94公里的印度最长公路铁路两用桥“博济比尔桥”首次通车,此桥位于迪布鲁加尔市附近,建成后有助于印度武装部队加速向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地区)调兵。此桥建成后,从迪布鲁加尔市到所谓“阿鲁纳恰尔邦”“首府”伊塔那噶的铁路运输距离得以缩短750公里,大桥可通过最重的60吨级坦克,还能接受战机降落,距离中印边界仅20多公里。
莫迪赴所谓“阿鲁纳恰尔邦”
2024年3月9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赴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出席色拉隧道等项目的揭幕仪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藏南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从不承认并坚决反对印度非法设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印边界问题尚未解决,印度无权擅自对中国藏南地区进行开发。印方有关举动只会导致边界问题复杂化,并对两国边境地区局势造成负面干扰。中方对印度领导人到中印边界东段地区活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3月28日,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参考资料
人口统计.伊塔那噶.2024-07-04
伊塔那噶地理.Itanagar.2024-07-04
【雪域网评】藏南永远是中国的藏南.西藏在线.2024-07-04
所谓“阿鲁纳恰尔邦”背景资料.凤凰网.2024-07-04
首页.itanagar.2024-07-04
印度外长称“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天然组成部分”,外交部驳斥.百家号.2024-07-04
伊塔那噶概况.itanagaronline.2024-07-04
Culture of Itanagar.Itanagar.2024-07-04
经济.Itanagar.2024-07-04
院校.itanagar.2024-07-04
医院.itanagar.2024-07-04
关于Itanagar.itanagaronline.2024-07-04
Food in Itanagar.Itanagar.2024-07-05
旅游.itanagaronline.2024-07-04
莫迪出席印度最长铁路桥通车仪式,距中印边界仅20多公里.澎湃新闻.2024-07-05
2024年3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3-19
国防部: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今日头条.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