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县假毛蕨(学名:Pseudocyclosorus guangxianensis)是金星蕨科假毛蕨属下的一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物种。植株高达80厘米,主要生长在四川省一带的林下阴处,海拔1200米。
形态特征
灌县假毛蕨的根状茎横卧,褐色,木质,坚硬。叶近生;叶柄长30厘米,基部粗3毫米,下部棕色,向上为禾秆色,光滑无毛;叶片披针形,长达55厘米,中部宽约24厘米,羽裂渐尖头,基部变狭,二回深羽裂。分离羽片有20对,略斜上,无柄,近对生,间隔宽1.4-2厘米,下部2-3对羽片略缩短,中部羽片披针形,长约12厘米,基部宽1.9厘米,羽裂渐尖头,基部近楔形,一回深羽裂几达羽轴。裂片约23对,以狭的间隔分开,披针形,长7毫米,宽约4毫米,钝尖头,全缘,羽片基部上侧一裂片特别伸长(达1厘米)。叶脉两面均明显,主脉下面隆起,侧脉斜上,每裂片有9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处,上侧一脉伸达缺刻底部,下侧一脉伸至缺刻以上的叶边。叶干后近草质,稍带红晕的淡绿色;下面沿叶轴疏被针状长毛,羽轴和叶脉毛较密,脉间有细长针状毛,上面沿叶轴和羽轴纵沟两侧密被伏贴的短刚毛,脉上近光滑,叶缘有针状毛,脉间无毛。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侧脉中下部,靠近主脉;囊群盖圆肾形,密被针状毛,褐色,宿存。孢子囊体上有2-3根直立的针状毛。
生长环境
灌县假毛蕨主要生长在海拔1200米的林下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