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剃刀嘴凤冠雉

剃刀嘴凤冠雉(学名:Mitu mitu)是一种大型像环颈雉的鸟类,主要以水果为食物。该物种最初是由德国自然学家Georg Marcgraf所描述。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足够的资料及标本,剃刀嘴凤冠雉科被认为是与大刀嘴凤冠雉相同的物种。直至1951年,在巴西阿拉戈阿斯的低地森林发现了它们后,其学名才被正式确立。它们现时被认为是其分支的基底,较接近小刀嘴凤冠雉。它们的分支自中新世及上新世交界流传至今,并孤立在大西洋沿海森林区。

形态特征

剃刀嘴凤冠雉长达89厘米。其特征包括鸟喙呈红色及有白边,羽毛呈有黑泽的紫蓝色,下身呈栗色,瞳孔呈红褐色,且有14条淡褐色的尾羽。它的耳朵在凤冠雉科是独有的,呈淡灰色及新月形。雌鸟较雄鸟细小一些。

物种保护

由于失去了栖息地、过份猎杀及数量少的关系,剃刀嘴凤冠雉现被认为是在野外灭绝。最后的野外剃刀嘴凤冠雉于1984年(或可能是1987年或1988年)被杀。饲养的剃刀嘴凤冠雉科现正大量的与大刀嘴凤冠雉混种,寿命可多于24岁。剃刀嘴凤冠雉现被受巴西法律的保护及被列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一中。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