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岛壁虎(学名:Gekko kikuchii),又名菊池氏壁虎,是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纲,是台湾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兰屿。这种中大型壁虎以昆虫为主食,常出现于住家建筑物及海边的礁石区。兰屿壁虎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兰屿壁虎平均体长 10 公分,但最大可长至 20 公分。体背灰褐色,带有大量疣鳞,外观粗糙;除第一趾外,余均有爪,趾下皮瓣1列;尾呈圆筒状,具栉刺状鳞片所构成的环节。由颈部开始,沿背部沿中线,有两两成对的黑斑延伸至尾巴基部。为台湾最大型的原生种守宫。
生活习性
兰屿壁虎是夜间活动的动物,以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尾部极易自割。每次可产下两枚紧密相连的卵。繁殖方式为卵生。
栖息环境
兰屿壁虎常出现于住家建筑物及海边的礁石区。它们善于在礁石岩壁附近的环境中生活。
保护措施
兰屿壁虎,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