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春草蜥(学名:Takydromus sauteri),又名梭德氏草蜥或高雄草蜥,为蜥蜴科草蜥属的爬行纲,是台湾的特有物种。
形态特征
体长6~7公分,尾长可为体长2~5倍。雌雄体色略有不同,雌性背部呈一致的翠绿或深绿色,腹部呈淡绿色,体型较大;雄性背部前半段较多绿色,越往后褐色越多,腹部则呈浅黄色。一般具一对鼠蹊孔与四对颏下鳞。
生物习性
恒春草蜥是日行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及小型节肢动物门为食。它们的尾巴具有缠绕攀附及平衡功能,不会轻易自割。受到惊扰则迅速逃遁。繁殖方式为卵生。
分布范围
恒春草蜥是台湾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台湾南部的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市、台东县与兰屿岛等地,南投与花莲县也有少量的分布。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最高可达海拔1500米的于丘陵、平原和山区的茂密草丛中或矮灌木林间。
保护措施
恒春草蜥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非法捕杀恒春草蜥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