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钝头蛇(学名:Pareas hamptoni),又名汉普顿钝头蛇,是钝头蛇科钝头蛇属的爬行纲。其模式产地位于缅甸。
形态特征
缅甸钝头蛇是中小型蛇类,体略侧扁,全长590~672毫米,最长可达700余毫米。头较大,长椭圆形,头颈区别明显,眼大,瞳孔竖椭圆形。上唇鳞8枚或7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1枚,眶上鳞1枚,眶下鳞1枚;前额鳞入眶;颊鳞1枚,与眶前鳞相切不入眶;前鳞2枚,后颞鳞2枚或3枚。背鳞光滑或中央3行微起棱,通身15行,脊鳞较扩大;腹鳞181~194枚,肛鳞1枚,尾下鳞77~93对。体背面棕褐色或棕黄色,有黑色横斑。
分布范围
缅甸钝头蛇分布于云南省(永德县)、贵州省(雷山县)、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钦州市)。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
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于山区,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0至1620米。
保护现状
缅甸钝头蛇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