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基督教组织之一,成立于1919年4月,起初命名为中华基督教广东大会议,隶属于中华基督教联会。1926年更名为现名。该协会旨在加强各教会间的联系,推动自治。
组织架构
该协会拥有四个级别的组织体系:最基层的是堂会,由多个礼拜堂构成;其次是区会,由牧师、传教士和堂会代表组成;第三层是大会,由各区会代表组成,每个区会按人口比例派遣代表;最高级别是总会,相当于执行委员会,由各区会代表组成,按照教徒人数选举产生。
教会发展
截至1924年,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拥有多达140间堂会和115处基址,以及50位牧师和220名男女宣教师。同期,协会还有16,000名领餐信徒,开办了120所学校和5所大型医院。到了1937年,这些数字有所增长,教堂增至193处,学校增加到82所,医院达到8所,教徒数量超过21,600人。协会的宣教区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除了粤东潮汕、嘉应州等地。为了有效管理,协会划分为10个教区,并设立了一个特别区,覆盖上海市、湛江市两地,以便服务旅居当地的教友。此外,协会参与创办了广州白鹤洞协和神学院,这是培养广东基督教人才的重要基地,许多知名基督徒均出自于此。
参考资料
岭南文化―岭南宗教―基督教.族谱网.2024-11-04
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与本色教会运动.中国知网.2024-11-04
中华基督教会.知网空间.2024-11-04